感悟李保国他身上体现着衡水人的道

前段时间和一位老兄聊天,说起了职业特点。这位老兄对记者敬佩有加,他认为敢说真话的人是最可信的人。自己想了想,干了12年记者,没发了财,没当了官,只是落得一身坦荡,积累了一些人脉。

记得多年前,春晚有一个小品,两个老同学用名片打扑克,其中一位当记者的同学有“马家军”教头的名片,被另一位感慨一番。名片只是个载体,说明有过一面之缘。且不说有多深的交集,最起码能混个脸熟吧。

我采访很少要名片,习惯于把被采访对象的电话和具体情况记录在采访本上。因为我采访的多是农民,他们很少有名片,用笔记录也显得尊重人家。最近一次记录,是去采访李保国的家人——老母亲、兄弟姐妹们。

我对李保国的印象,大多存在于报道中。这次的采访,让我对他有了立体化的认知,也为衡水“道德高地”出了“太行新愚公”感到自豪。

衡水自古以来就是“大儒之乡”,文化底蕴深厚,传统道德影响力绵延时至今日,“尊师重孝、崇德尚义”的观念深刻影响着衡水这一方水土。在这里,涌现出了林秀贞、王文忠、吴殿华等一批道德模范。衡水,被外界称为“道德高地”。

从“道德高地”成长起来的李保国,体内蕴含着衡水独有的“道德基因”。他执着于自己的事业,执着于奉献,深深地热爱着身边的父老乡亲……正如诗人艾青所说:为什么我眼中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是农民的儿子”,是李保国常说的一句话。这个关键的定位,成为李保国人生的准则。为农民甘愿付出,希望农民能通过自己过上好日子,这就是他人生诸多重大决定的起因,让他在衡水起步,走向太行山。

在这里,我们找到了李保国的“根”,同样也找到了他人生纵贯线的“核心”。

采访归来,笔耕几个小时,写出了通讯、消息各一篇。今天,与大家分享一下,让咱们看看家乡人眼中的李保国……

“他身上体现着衡水人的‘道德基因’”

——家乡人眼中的李保国

近期来,“太行新愚公”李保国的先进事迹传遍神州大地。在李保国的家乡——衡水市,更是掀起了学习李保国的热潮,人们都以这位从衡水这片“道德高地”成长起来的汉子而自豪。日前,记者走进李保国的老家——衡水市武邑县赵桥镇刘村,追寻到李保国成长的足迹。

李保国的老母亲李省回忆说,受家庭的影响,保国从小就是个很自强的孩子,性格随和,与人为善。她虽然是保国的继母,但保国如亲生母亲一样尊重她,听话孝顺。保国刚刚6岁,就担负起家庭的重担,帮着照顾着卧病在床的奶奶。放学回家,他总是放下书包就帮着大人看护弟弟妹妹。长大之后,也在做人做事方面,给四个兄弟姐妹树立了榜样。李保国在太行山里忙,没法回家,他经常给家中打电话嘘寒问暖。“家里人都理解他,知道他忙。有时候我劝他歇歇,他总说愿意为太行山里的农民多做点事。”李省这样说到。

刘村村民李根怀在回忆李保国时,总在嘴边挂着一句话:保国是个“直正人”。有一年生产队分棒子,多分给了李保国5斤。他回家发现之后,二话不说,马上退还给了生产队。刘村生产队缺少专职的计工员,上初中的李保国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提出义务担任计工分的工作。李保国考上大学之后,放假回家了,只要听说村里谁家盖房修屋,就主动去帮忙,抢着去干活。“保国就是这样一个人,很直正,心里总装着别人,对老百姓就像对自己家里人一样。”

上世纪九十年代,李保国曾在原武邑县怀甫乡驻村多天,通过推广种植红富士苹果,帮助乡亲们增收脱贫。现在武邑县赵桥镇工作的沈林生,当时一直陪在李保国身边。沈林生说,当时生活条件不好,吃大锅饭,住土炕,李保国没有一句怨言。工作上李保国一丝不苟,他手把手地把技术传授给老乡们,用最直白的话语,最形象的比喻让他们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他的一句话我记忆尤深:我不是来享福的,我是农民的儿子,最见不得农民穷,见不得农民受罪。李保国教授这种淡泊名利,不图享受,执着于事业,甘心为农民付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一直感动着我们。”沈林生激动地说。“我认为,他体现出衡水人的‘道德基因’,从他身上就能看出衡水人的道德水准。”。

衡水自古以来就是“大儒之乡”,文化底蕴深厚,传统道德影响力绵延时至今日,“尊师重孝、崇德尚义”的观念深刻影响着衡水这一方水土。也正是得益于此,长期以来,衡水涌现出众多道德典型:义务赡养孤寡老人的林秀贞、“亿万村官”王文忠两位成为全国道德模范。“割皮取骨救人”的吴殿华、“30年如一日收养弃婴”的王小芬、“十余年坚持公益之路”的普通职工王萍等多人被评为全省道德模范。从为公安事业奉献青春和生命的范党育、“上校村官”王晓勋、“新时代的时传祥”许久志,到“带着公婆出嫁”的马红、“桃城好人”孟凡领、“自费做公益”的农民李彦博等,他们都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爱心联合会”“桃城老孟爱心团”“博陵儒商爱心协会”等公益组织也如雨后春笋般,在衡水大地上出现。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反映了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精神风貌。因此,衡水成为被外界







































鐧界櫆椋庡垵鏈熺棁鐘舵湁鍝簺
鐧界櫆椋庢不鐤楁渶濂界殑鑽?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gongshangzhuce.com/jyyf/61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