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开启宇宙沟通模式

文、音/东北谷哥

1.

其实我并不是喜欢说教的人.....

台湾三毛写自己的生活,写得也挺好,挺耐看的。

汉语写作有一个终极的解不开的结:是写了自己玩,还是写给别人看?

相对于欧美文学来说,可能我们更注重于后者,韩愈说“文以载道”,或者“位卑未敢忘忧国”。

一个人的生活有什么好写的呢,但是文学如果脱离了生活还能写什么呢?

俗或雅,本质上也只是一种生活状态而已。

很多人把我定位为“说教者”,其实是误会了,只是把自己的一些感悟拿出来和大家分享而已,剩下的一切随缘。

或许有时灵感大神来袭,写一点类似“高晓松”版“生活不止眼前苟且”式的骚柔的小诗,聊以自慰罢了。

就像挺喜欢花粥的一些歌一样,风格是也。

如有巧合,纯属雷同。

呵呵.....

2.

据说《海王》挺好看的,忍不住领着孩子去看了;看着“海王”一把叉子杀过去...杀杀杀...特效不说,故事本身还算符合好莱坞风格。

美国人总是有放不下的“英雄情怀”,从永远把裤衩穿外面的超人到永远穿连体裤的蜘蛛,肥绿的浩特、甩锅的队长、黑衣蝙蝠、钢铁飞人......美国人的想象力真是爆棚。

实在玩够了,就把英雄捆一起,打包啦,来个联盟也能弄出几部续集,然后就满世界的放映圈钱,还要说什么输出价值观?其实或许是想多了,拍的好看就看嘛,价值观这个事儿有点扣帽子嫌疑。

我们总是喜欢渐已习惯的给文艺作品扣帽子,其实大可不必,本来这些“玩意儿”就是用来消遣的,扣来扣去的多累。

指望文艺作品来改变人的价值观,这本就是徒劳的事儿,稍稍受些影响都算好的,一个中国孩子看多少美国电影也变不成美国式嘻哈少年,因为中国的社会文化结构早早晚晚都会把他圈回来的。

可就是有人乐此不疲。

所以有人问我,看了“海王”觉得怎么样啊?

哈哈,能怎么样呢,和“海龙王”差不多啊。

不过可以就着影片里的“亚特兰蒂斯”捎带着给孩子讲讲古希腊:斯巴达、雅典、苏格拉底、柏拉图...等等,再往远的地方扯一点,还可以聊聊所谓的“轴心时代”,当然要讲得卡通一点,否则孩子听不懂。

每次看电影总是习惯和孩子聊聊,聊着聊着,孩子突然问了一个问题:海王在海里不洗澡了吗,为什么女配角说他身上有味儿呢?

看来孩子确实不知道一个普遍的真理——海水是咸的啊!哈哈哈。

海王,这个杀手有点咸,和那个不太冷的杀手比起来,似乎更有“味道”。

推荐十岁以下的孩子看看《疯狂动物城》,十岁以上看《这个杀手不太冷》,然后和孩子展开大讨论:“动物城”可以启发灵性;“杀手不太冷”可以引发人性善恶的思考。

二十岁以上看什么都很难走心了。

中国电影基本都不太适合孩子看。

3.

其实没有谁太在意别人的生活,总是盯着别人的评价不放,是自己产生了错觉。

一个爱跟别人比的人,就会特别在意别人的评论、表情、眼神,但人家或许就是随口一说随眼一看呢,这样活着有点累。

一个总是活在别人评价里的人,骨子里是自卑;一个总是喜欢评价别人的人,骨子里是自恋。

嚯嚯,看看,一个伟大的人间真理好像被发现了!

其实所谓的“赤子之心”就是指“童心”,赤子不就是光腚娃娃嘛!

一个真正有赤子之心(童心)的人,不是指巨婴般永远长不大,也不是指耍乖卖萌傻浪贱;而是豁达乐观开朗幽默,开得起玩笑,玩得起认真,该哭就哭、该笑就笑、该吃就吃、该唠就唠......

一个人能活到“随心”的境地,就是活开了。

有人说“在课上和学生讲段子逗闷子引得学生大笑”这样不好,但是谁知道,那是在讲“道理”,只是讲得有些把广播体操跳成二人转的感觉。

东北人骨子里就有“幽默细胞”,改不了,戒不掉,贾冰在喜剧人里不模仿东北人的搞笑模式应该很难拿到冠军。

更何况只有在“课上”才能不时找到点残存的童心,何乐而不为呢?

对于一个将近四十岁的中年人来说,还能有点童心,很不容易了。

虽然年近不惑,但好像还有很多困惑没解开;总是感觉“半生已过,激情减弱”。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前半生感觉活得有些累,后半生打算活得“开”一些。

想活得开,就难免要去折腾;芳华远逝,不折腾好似来不及的感觉会随着年龄增加而愈发强烈。

那天就摹了一个帖子: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聊以自励。

又忍不住的起了“大卦”:算算余生,抬抬运气。

人,在不同时机和运势里有着不同的“能量密度”。

4.

有人说我的“宇宙沟通论”是瞎编乱造,其实则不然,要详细说明很复杂,简单说几点。

不确定性原理。(可百度查询)

不确定性原理也叫测不准原则,是物理学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年由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直到现在为止,整个世界物理学界都没有人能给出确切的解释,只是发现总结了几个常数而已。

和学生开玩笑说,如果有人能突破人类大脑极限用超然的想象力演绎出“不确定过程”,谁就能被英国皇家科学院找去发奖金,得诺奖都是小意思了,因为这个原理不仅关乎物理学,还有着极其深刻而复杂的哲学问题。

所以杨振宁说:一切物理学发展到终点就是哲学。

那么什么叫“不确定性原理”呢?

简单点说,就是人类无法准确的测量一个粒子,包括它的位置、速度、时间、动量等因素,只要去观察和测量就会对“观察对象”造成一定干扰,就会产生偏差,如若保证一个因素的准确,那么其它因素就必然产生偏差。

这些话本身就挺绕的,再简单点说,就是无论人类的观测手段和技术多么发达,也永远不会确切的知道一个粒子的具体因素状态。

这难道是粒子在和人类玩躲猫猫吗?上帝到底玩不玩骰子呢?

把不确定性原理引述到生活中,那就意味着,我们身边的这个世界从本质上来说,根本就不是肉眼所见的那样!

在哲学角度上来说,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真的能确定现在,就一定能预测未来,符合因果律,也就是说从这个角度切入,我们就能成为“先知先觉”。

宇宙不想让人类把它测准,人类也只能这样,因为人类一旦测准粒子,就意味着一把开启的钥匙找到了,那后面就是人类开始一种自我否定,一切时空限制也将被突破,没有时空,人类何在?

宇宙永远在人类无法测准和感知的地方去行使它的权力,一切似乎都在人类背后的冥冥中调配运作,这就是我经常说的“宇宙机缘”,是基于量子力学的一种老子《道德经》里说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神秘能量。

这种神秘能量必须由人类大脑综合各种智慧信息来获取;越是聪明智商高的人(大脑能量密度值高)越容易靠近获取。

这是一个可以和宇宙沟通的地方。

双缝干涉实验。(可百度查询)

著名的“双缝干涉实验”也是一直困扰物理学界的一个终极难题,实验过程相当复杂繁琐,不多说了,因为怎么说也是说不明白。

简单点说,就是一个单个的粒子(光子、电子、离子...等),可以同时(这里是重点,千万记住是同时)通过两个缝隙,这怎么可能呢?

在哲学上讲,这是不符合物理实在的,也就是不符合人类的认知结构。

所以这个现象让科学家们极其头疼,百思不得其解,相当多的人做了多种解释,但都无法自说圆满,难道粒子会分身术吗?难道粒子能快速复制自己?怎么说都无法彻底解释清楚。

更离奇的是和不确定性原理类似,只要我们去观察测量记录,粒子马上就不会干涉而从一个缝隙通过,也就是说,我们不看,它就同时通过两个缝隙产生干涉,我们一看,它就通过一个缝隙而不产生干涉。

看来粒子似乎能读懂人类的意识。

双缝实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进行猜测来看应该是一种“时空折叠”,只是人类的大脑结构无法解读而产生困惑。

这个实验也是在传递一种信息,那就是只要我们能够进入时空折叠的状态,我们可以贯穿时空的界限,从而具有了“无所不在”的感知能力或能量。

这是一个和宇宙沟通的意义所在。

量子纠缠。(可百度查询)

量子纠缠原理也挺复杂的,大家可自行详细查询,就是说两个量子(光子或离子等)经过晶体纠缠后,会产生一种突破时空界限的联系机制,无论经过多长时间,无论远隔多长距离,其中一个粒子做一个运动轨迹,相应的另一个也会产生相同的运动轨迹。

所以量子纠缠如果用来通信的话就具有极高的保密性,不会像无线电波那样被截取破译,我们的“墨子号”卫星就是量子通信的一个实证。

那么量子纠缠就可以用来阐述人类“念力”的存在,人类生活在一个时空里,人体粒子就会不时与周边产生纠缠,甚至照相也会有光子痕迹,那么这种纠缠就会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而扩大,纠缠越大,感应越强。

所以,大家想想,伏羲为什么能预测气象呢?也就是八卦的早期意义,那就是伏羲得先走遍四面八方然后来感应,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自身要有足够多和强大的粒子做纠缠的基础,这就是我所说的“元神”之所在。

量子纠缠也是在传递一种信息:那就是人类的意念是可以产生某种物理作用的,意念越强大,纠缠的越紧密,感应的速度、距离、作用力也越大。

这可看作一个和宇宙沟通的作用所在。

5.

人为万物之灵,在地球这个小宇宙系统里,没有任何事物可以完全控制人类,即使控制了肉体也无法控制灵体,即使控制了灵体也无法控制肉体。

人的真正的自由就是指身与心双向的自由,身不受控,心不受控,这才是真正的自由,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层面的第一个就是“自由”。

可是人类会有情绪冲动,往往会把自由演变成放纵,这是不行的,所以也要制定一套相应的“奖惩机制”来规范人类的自由。

大家也要知道的是,宇宙在和人类沟通或纠缠的时候,是不会以单个人类个体来面对的,它一定是面对人类整体而言,而人类则不然,是要选出能量密度极高的个体作为人类代表来面对宇宙。

所以近些年我们发现,很多大的地震似乎都和人类开发核能有关联,人类的很多疾病都和破坏环境有关联,人类的很多魔怔都和身心失衡有关联,人类不能理顺和规范自己,那宇宙相应的奖惩机制就产生。

所以,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意义,这也是我们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所在,随着地球风水转换,人类会越来越异化而越来越接近宇宙,这或许就是以“中华古老文明”为基础为代表的一个过程,

所以我们要“文化自信”。

其实,我说的这些,我们的老祖宗早在几千年前就说过的,只是由于语言系统的简化而被如今的我们忽略了。

6.

早开化,早受益。

在经济社会结构中,人们大部分会有两个美好愿望:一个是有钱,一个是长寿。

之前和别人闲聊说过:想有钱,研究《道德经》啊;想长寿,研究《黄帝内经》啊;想又有钱又长寿,研究《易经》啊.....

其实人们想怎样几乎都会从中华古老文化里找到对应的“经书”或书籍来研究,我们今天对老祖宗攒下的文化家底继承的不好,普及度也不够。

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后,我们很多的优秀国学文化或者叫人类文明遗产被解构甚至否定,这是严重的历史性错误,好在我们一直在纠错。

四个自信里的文化自信就是一种纠错,我们当然要发展经济提升科学技术,但是如果没有强大的继往开来的文化思想做指引,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瓶颈而停滞。

就像现在某个国家正在用一些不正常的手段来打压我们,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从中华文化里找到相应的匹配机制来迎对,由于话题敏感,这里不再多说。

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会进入到思想文化智慧层面的竞争,这是必然的逻辑。

想和大家说,我们现在要“往回看,往回来”,一个种族有一个种族的基因特征,文化文明的延续不是说断就断的。

把自我融入到人类整体里面,多做大宇宙观里的形而上的思考,每一个单独的人类个体似乎才能找到自己的“出路”。

7.

某年的一次体检发现各项指标都挺高,然后开始食素和戒酒(当然有时在特殊场景里也喝点),后来再检查各项指标几乎都合格了。

今年又查出肠道出了问题,肺部也不好,医院检查后说不能做病理,因为不能增加创伤面积,只能做定期影像观察,给出的结论是“疑似”。

因为几年前做过一次手术,所以挺担心的,回来后马上做“自我反省”,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之后开始了一场自救运动。

调息,运神,内化,外展,通络,气冲.....好在老祖宗给了很多招式。

最主要的是,要和宇宙沟通啊,呵呵,要商量商量啊,要签订一份“和解协议”啊,当然这是开玩笑的说。

坚持一段时间后,再检查发现创面减小几乎看不见了,由“疑似”变成了“无明显指征”。

这是人类强大的免疫系统战胜破坏分子的一个故事吧。

但是那份“和解协议”的有效期是多少谁也无法确定,看来自救运动要长久的开展下去。

讲这些是想说,我们要相信现代医学,这是前提,但医学里有很多方面是建立在统计学基础上的,对于某些特异个体就未必适用。

担忧,焦虑,恐惧,都是对人的元神的打压,对自身免疫系统的破坏。

不惧死,或可免于死;向死而生,是一种境界。

人生不过是一段有限的时间而已,别和别人过不去,别和自己过不去,因为所有的一切终将过去,没有什么能阻挡时间的流逝。

管好自己的事,少管别人的事,别管老天的事。

生于何时何处,死于何时何处,或许宇宙早都做好了安排。

该放你时,无分早晚;该收你处,哪管东西。

生,不畏死;死,不念生;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人,如若有了超脱生死的自信,连宇宙也要敬你三分!

这就是我之前讲“修行”里的生死关。(另外两个是名利关和情思关)

秉善念,说善言,行善事,在强大的因果律面前,人,最好要有一颗敬畏之心。

在一个无始无终的时空里,因果律就是一种必然。

8.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

我是谷哥,

下期再聊。

转载请后台联系,回复转载授权,同意方可

尊重原创是一种美德,请珍爱作者劳动成果

你一定要







































治白癜风最好的方法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健康中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gongshangzhuce.com/jyyf/459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