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实现你我的梦想

说起基因工程,已经算不上什么时髦的新词了,几乎人人有所耳闻。

那么,什么是基因工程?它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它在我们的生活中能发挥什么作用?读完本文也许您能了解一二。

众所周知,DNA是遗传物质,基因其实就是一段DNA。

基因工程的本质就是DNA重组,用“剪刀”在DNA的特定位置剪断,再用“胶水”把不同的DNA片段连接起来(很像做手工)。

先来介绍两种重要工具——DNA内切酶(剪刀)、DNA连接酶(胶水)。

DNA内切酶

20世纪60年代,美国科学家DanielNathans、HamiltonO.Smith和瑞士科学家WernerArber在细菌中发现了一种能切割DNA的酶,这种酶可以在特定位置切割DNA,是精确切割DNA的“剪刀”,他们因此分享了年的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

左:DanielNathans(-);中:HamiltonO.Smith(-);右:WernerArber(-),图片来自网络

内切酶在遇到DNA时并不是随便乱切的,它有自己的识别位点,只有DNA的序列与他的识别位点一致时,它才会在这个位点把DNA“一刀两断”。

内切酶是一个大家族,不同的内切酶识别位点也不同。所以,如果想随心所欲地切割DNA,就必须有种类繁多的内切酶才行。

幸好我们的大自然很慷慨,几乎在所有细菌中都有内切酶存在,有的细菌在一个属中就有几十种内切酶,如在嗜血杆菌属(Haemophilus)中现已发现的就有22种,所以切割DNA的工具非常丰富!

DNA连接酶

年,世界上有三个实验室几乎同时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发现了一种酶,这种酶能神奇地把被“剪刀”剪断的DNA片段重新连接起来,包括不同来源、不同物种的DNA。

年,印度裔美国科学家HarGobindKhorana在噬菌体中又发现了一种连接活性更高的DNA连接酶——T4DNA连接酶。直到现在,T4DNA连接酶都是所有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必备试剂。

HarGobindKhorana(-)

此君由于“揭示了遗传密码及其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年就拿了诺奖,年发现T4DNA连接酶已经是后话了(图片来自网络)

有了“剪刀”和“胶水”,科学家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拼接DNA了!下图简要说明剪切、拼接、获取目的基因表达产物的过程:

第一个将上图变为现实的是美国科学家PaulBerg。年,他将猿猴病毒SV40的DNA引入大肠杆菌的DNA,二者重组后,获得了一种带有SV40基因的新型大肠杆菌,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DNA重组,预示着任何来源的DNA都可以相互重组,Berg因此获得了年的诺贝尔奖。

PaulBerg(-),图片来自网络

在这之后,基因工程技术风起云涌,发展迅猛,在药物研发、基因治疗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举两个例子为证:

基因工程药物——人胰岛素的研制

年以前,糖尿病属于不治之症,得了糖尿病就意味着被判了死刑。当时的治疗手段除了控制饮食别无它法,成千上万的患者不得不依靠残酷的饥饿疗法延长寿命,患者极端消瘦,最终不是病死就是饿死。

年,加拿大医生Banting首次从狗的胰腺中发现并提取到了胰岛素,证实这种物质具有降糖的效果。年1月11日,美国一名14岁的男孩泰德在注射了胰岛素后,糖尿病症状得到缓解。

从此糖尿病不再是不治之症。Banting因此获得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Banting的生日——11月14日定为“世界糖尿病日”。

Banting(-)

他发现并提取到胰岛素时只有30岁(图片来自网络)

虽然人们后来又在猪、牛等动物提取到了胰岛素,但这些动物胰岛素与人胰岛素并不完全相同(猪、牛的胰岛素分别有2个、1个氨基酸与人胰岛素不同),属于异种蛋白,存在免疫原性,人注射后容易产生抗体导致耐药,故降糖效果并不稳定。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合成人胰岛素用于治疗糖尿病简直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直到70年代初DNA重组技术出现,这个梦想终于变为现实。年美国EliLilly制药公司利用DNA重组技术,成功地将人胰岛素基因植入细菌的DNA中,并通过细菌的快速繁殖来复制、合成人胰岛素。年美国FDA批准人胰岛素“Humulin”上市,人类自此逐渐告别了动物胰岛素时代。

通过注射胰岛素,糖尿病患者可正常生活

图片由美女同事的老爸王祥琪先生提供,在此祝他健康:)

基因治疗——泡泡女孩的新生

基因治疗主要针对的是单基因遗传病,顾名思义,这种病是由单基因突变造成的,基因治疗就是把已经突变的缺陷基因“修补”好。

有一种罕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名为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症(ADA-SCID),其发病率小于十万分之一。患者X染色体上的腺苷脱氨酶基因突变,导致T淋巴细胞不正常,因此免疫功能几乎完全丧失,只能生活在无菌的环境中,外出时需要将自己装在一个大气球中,任何轻微感染都可能致命。

大气球中的ADA-SCID患者(图片来自网络)

年,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WilliamFrenchAnderson医生运用基因疗法给一个ADA-SCID患者——4岁的小女孩AshantiDeSilva进行治疗,成功地缓解了病症。

Anderson医生从DeSilva体内抽取T淋巴细胞,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正确的腺苷脱氨酶基因植入T淋巴细胞的DNA中,再将这些T淋巴细胞重新输回DeSilva体内。在之后的检测中发现,DeSilva体内的T淋巴细胞确实可以正确地合成腺苷脱氨酶,DeSilva的免疫功能因此得到恢复。这例手术是基因疗法历史上的里程碑。目前,已经有超过例患者接受了这样的治疗。

除了以上应用,基因工程还在寻找病因、疾病诊断,以及争议颇多的转基因动植物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论大家支持还是反对,转基因食品已经不可抗拒地出现在餐桌上,装点城市的花卉也变得更加奇异、缤纷,基因诊断越来越普遍,更多患者已从基因治疗中受益......基因工程已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本文由王海光摘编自乔中东撰写的《前沿生命的启迪》一书中的第29章"基因工程是实现人类梦想的新途径"。

该书由乔中东、贺林主编,作者汇集了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领域的几十位著名学者,全书分为五部分:新理论和新探索、新方法、现代生物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新药研发、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具体包括38篇主题文章。

标题为编者所加,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wanghaiguang

mail.sciencep.







































南昌治疗白癜风医院
只看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gongshangzhuce.com/jyyf/267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