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访谈梁乃新教授早期肺癌患者进行大

整理:肿瘤资讯

肿瘤治疗已进入到精准医学时代,基于NGS的大Panel基因检测已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大Panel检测之所以会带来如此多的兴奋点,是因其能够帮助临床医生揭示复杂而深刻的肿瘤形成机理及发生发展规律。迄今为止,基于NGS的大Panel基因检测,为多个癌种的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有医院胸外科的梁乃新教授,请梁教授和大家谈一谈早期肺癌患者进行大Panel检测的意义。

梁乃新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医院胸外科

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第六届委员会青年委员

北京医学会胸外科学分会第三届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CTC技术专家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胸外科分会转化医学学组副组长

北京肿瘤学会肺癌委员会委员

北京医学会转化医学委员会委员

北京医学会检验学会循环肿瘤细胞分会委员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肺癌学组副秘书长外科分会副组长

北京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肿瘤学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健康促进会副会长

中关村卓益慢病治疗与管理研究中心(中科院)理事

国际胸腺肿瘤组织(ITMIG)中国大陆地区长期会员

欧美同学会转化医学分会委员

国家医学考试中心执业医师考试特聘出题/审题专家

医院临床博士后项目核心组成员

医院教育委员会委员

医院国家医学虚拟仿真培训中心核心组成员

中国标准化病人教学指导委员会(CSPC)副主任委员

NEJM医学前沿特约编辑

ANNTHORACICSURGERY中文版特约编委

转化医学杂志青年编委

JournalofCancerResearchandTherapeutics编委

为什么精准医学需要大Panel的检测

肿瘤是一种基因病,肿瘤的发生发展必然联系着DNA、RNA和蛋白质的变化。大Panel基因检测能够帮助临床医生全景式地揭示肿瘤发生发展的规律。同时有很多基于检测而设计的小分子化合物和大分子抗体,都能够为患者带来非常好的获益。因此只有Panel检测的范围更大更全,才能更好地揭示每一位患者的个性和共性。而且,基于大Panel的检测,有更多的药物可以让临床医生进行选择。

以往的文献报道发现,如果只做小Panel的检测,只有不到10%的患者能够获益。但当扩大了Panel的检测范围,有近40%的患者能够从中获益。该研究告诉我们,大Panel的检测会给患者带来更好的临床建议和治疗策略选择。

此外,最新版的NCCN指南已经把检测放在多个瘤种中的重要位置。在NCCN指南检测建议中,给了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话,“Broadermolecularprofiling”,这意味着扩大基因检测范围,临床医生能够更好地去认知肿瘤。在临床实践中,临床医生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去做更多的检测,这也是一件知易行难的事情。

进行大Panel基因检测时,有哪些需要注意事项

1)注意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做到不遗漏不误判。

2)样本类型方面,小标本只能代表肿瘤局部的情况,要尽可能的获取肿瘤的大标本。此外血液、胸水、脑脊液等液体样本的检测,可能会给临床医生带来意外的发现,特别是研究患者的耐药机制方面。

3)样本量方面,要注意检测机构对标本的质控。

4)检测结果方面,需要思考的是怎样对检测结果进行科学性的解读。

5)要注意节省患者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

因此临床医生推荐患者进行大Panel基因检测,是一件知易行难的事情。细节决定成败,只有把控好各个环节的细节,才能更好地利用大Panel基因检测得到临床上的获益。

大Panel检测在早期肿瘤患者辅助/新辅助靶向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胸外科医生的工作领域涉及很多的中早期肺癌患者,很多临床医生面对磨玻璃影或者GGO,会困惑这样的患者是否需要做一个大Panel的基因检测?这正是现阶段研究的热点。年的CSCO指南推荐肺癌术后的患者要进行基因检测。

ADJUVANT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无疾病生存期(DFS),但到5年~6年的时候,两条总生存(OS)曲线逐渐交叉。临床医生要深入思考这两条曲线相交的原因是什么。呈下降趋势的靶向治疗的这些患者,具有什么样的基因特征?化疗组进入稳定平台期的这些患者,又具有什么样的基因特征?如果能够从这两个特征出发,进一步分析这两组患者亚组,可能会发现新的差异。

另一项类似研究——EVAN研究,虽然现在还没有告诉我们真正的OS,但是对于根治性切除的Ⅲa期患者,如果能够用更大的Panel更全景地考察这些患者的基因特征,就有可能更好地理解EVAN研究中的DFS为什么会比ADJUVANT研究看起来要更长一些。

年,胸外科医生都很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gongshangzhuce.com/jyxc/937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