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报道
人类的基因组里有大约条基因,其中有多少条基因得到了科学家的积极研究?
答案是约条,占人类基因的十分之一。那么,一个很合理的问题随之而来:科学家们为啥对剩下90%的基因视而不见?
▲每条基因都是一个点,颜色越蓝,说明相关研究越少(图片来源:CC-BY-ThomasStoeger)
本周发表在《PLOSBiology》上的一项研究回答了这个问题:限制科学发展的,正是科学界本身。在当今学术氛围的影响下,只有专注于这10%的基因,才能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申请到更多科研经费。
我们这么做对吗?这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
先回到现状本身。自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以来,科学家们就期待能对人类的基因进行广泛而全面的研究,可现状却不尽如人意。据统计,90%的论文集中在10%的基因上,而有30%的基因一直没有引起科学界的广泛注意。
“人类基因组计划应当带来改变,可一切都没有改变,”本研究的通讯作者之一LuísAmaral教授说道:“科学家们一直停留在原地,研究同样的基因。我们应该把所有的注意力都花在这一小群基因上吗?”
▲少数几个特征决定了基因会不会得到大量研究(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为了搞清背后的原因,这支团队给每一条基因都加上了个各种各样的特征,并使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做了大数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其中的15个特征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总体来看,如果一个基因表达水平越高,蛋白越稳定,相关的论文就越多。这听起来很合理——越容易被研究的基因,也越容易得到更多的研究。
这好像是生物学上的“马太效应”。用研究者的原话说,“有钱人会变得更有钱”(“rich”canget“richer”)。某些基因研究取得的成功吸引了科学家和资金,从而进一步让这些基因研究变得更为知名。
这不是一个好的循环。研究人员们发现,如果博士后研究员与博士生的课题专注于不那么知名的基因,他们成为独立研究者的概率就要比同僚们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