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秋天是一个忙碌和收获的季节,小编们最近琐事缠身,更文不规律,还请各位看官海涵。金秋国庆之际,小编在此整理了基因编辑的创新点,加入一些行业案例和判断,奉上长文一篇,供各位假日里下饭。
基因编辑听起来仿佛是21世纪的新鲜名词,其实不然。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上,我们一直在尝试做基因编辑的事情:把鲫鱼培育成金鱼,用于观赏;培育杂交水稻,优化农作物品种等等。这些例子,都可以看作是粗犷的“基因编辑”——通过育种的方式,筛选人们想要的特征。其实,这就是“基因编辑”的终极目标——从基因层面,控制特定的表型。
古时候没有分子生物学,也不知道什么是基因,所以只能通过一代一代的杂交和选育,来获得目标的表型。到了21世纪,进入分子生物学时代,我们已经可以通过测序来了解基因的DNA序列,通过实验来了解具体基因在生物体发育、病变中的作用,那么接下来当然就是精准地对某一个或者几个基因进行编辑,来控制特定的表型啦!
这里就引出了两个问题:
第一,如何编辑基因;
第二,如何知道该改写哪些基因。
1
基因编辑的技术手段
人类基因组序列长达30亿个碱基,其中基因的数量有数万个,如何才能精准定位和编辑某个基因呢?
这个问题直到第一个基因编辑酶ZNF的出现才让人们看到一丝曙光,随后TALEN()和CRISPR()的发现才让基因编辑在技术上相对容易实现,尤其是CRISPR/Cas9技术把基因编辑技术推向新高潮,相信白癜风治愈花多少钱白癜风的症状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