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订阅用户可加入科技英语学习社区,每周科技英语直播讲堂,详情查看“阅读原文”
基因疗法,即通过修改个人DNA的方式治疗疾病,长久以来被认为是一种治疗遗传性疾病的方法,而其近期在癌症治疗方面同样有所突破。但一支来自美国阿肯色大学的医学研究团队认为,根据同样的思路,基因疗法可以通过降低甲基苯丙胺使用时产生的愉悦感,用来治疗药物成瘾。
图丨甲基苯丙胺晶体,一种法律禁止、具有高成瘾性的毒品,俗称“冰毒”
药理学和毒理学系副教授EricPeterson及同事将编码抗甲基苯丙胺抗体蛋白的基因包装在经过编辑的载体病毒中。病毒注射至体内后,这种方法能够使身体产生对抗甲基苯丙胺的抗体。该抗体能够结合并困住在血流中的甲基苯丙胺分子,阻止它们流至大脑后触发的愉悦感。
在小鼠体内,研究者们发现这种疗法带来的效果持续超过8个月,包括减少大脑中的甲基苯丙胺含量,并减轻因其产生的兴奋效应。
Peterson说,他们希望基于这种方法生产的药物能够与行为疗法结合,用于治疗甲基苯丙胺成瘾患者。一旦患者接受这种基因治疗后,即使再使用甲基苯丙胺,也不再会感受到他们期待的快感。
根据美国全国药物使用和健康调查的最新数据,年大约有89万7千名12岁以上的甲基苯丙胺使用者。他们当中的大多数存在物质滥用症状,严重影响到了他们的健康、工作、学业和家庭生活。
美国药物成瘾医学学会秘书、巴尔第摩行为资源研究所医学主管YngvildOlsen称,她对这项研究充满热情,因为目前急需针对甲基苯丙胺成瘾的治疗手段。然而她补充道,目前仍然无法判断此基因疗法在人体中的有效程度。
多年来,研究者们一直在尝试用相似的方法来治疗其他兴奋性药物成瘾——如可卡因疫苗。Olsen称这些研究曾努力尝试将动物实验转化至人体,然而少数已经进行临床试验的药物,却被发现在人体中并不如在小鼠体内有效。
然而,接受基因疗法的人群可能会有为了达到愉悦感而使用比以往更大量甲基苯丙胺的风险。Olsen称,这也是研究者未来实施临床试验时,必须要警惕的一点。
-End-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