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单位:日本德岛大学精神病学系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破坏性的精神疾病,平均终身患病率为0.7%-0.8%。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1-碳单位代谢的改变可能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多项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要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在本研究中,首先研究了①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否高于非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组(按照性别分层和MTHFRCT基因型分层,共例)。②其次根据性别分层,分别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精神分裂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荟萃分析(N=)。③对MTHFRCT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N=),并基于受试者对该SNP与精神分裂症的遗传相关性进行荟萃分析,以确定MTHFRCT多态性是否与日本人群中的精神分裂症相关(N=)。
①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
医院招募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名男性,平均年龄:58.2±9.3岁;名女性,平均年龄:59.4±9.7岁)。所有患者均接受各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者没有精神疾病和精神病史。总共个受试者,其中名受试者(例患者和例对照)有MTHFR基因型,用于遗传学关联研究。
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的Hcy水平高于对照受试者(P=3.4×10–29);MTHFRCT基因型中(CT携带者高于CC携带者,P=4.7×10–3;TT携带者高于CC携带者,P=5.8×10–43);年龄(随年龄下降,P=1.0×10–2);性别(男性高于女性,P=1.3×10–26)。
②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浆Hcy水平的荟萃分析
针对男性的荟萃分析,共12项研究,总共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名对照受试者。随机效应模型显示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男性对照组(SMD=0.76;95%CI=0.30-1.22;P=1.2×10-3)。针对女性的荟萃分析,10项研究,总共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名对照受试者,随机效应模型显示,精神分裂症组的Hcy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SMD=0.50;95%CI=0.31-0.70;P=5.9×10-7)
③MTHFRCT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之间的相关性
共有两部分病例-对照研究:德岛样本组和大阪样本组。在德岛样本组中,有名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名男性,名女性),名对照(名男性,名女性)。T等位基因在对照组和精神分裂症组之间存在显著型差异(P=0.)。大阪样本组中有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名男性,名女性),名对照(男人,女人),此样本集中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没有显著差异(基因型P=0.98,等位基因P=0.97)
总结:
本研究对MTHFR基因CT多态性与日本人基于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关联研究进行了Meta分析,结果显示MTHFRCT多态性是日本人群发生精神分裂症的一个危险因素。本课题组最近的研究证明了同型半胱氨酸可能通过改变DNA 化而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中起作用。同型半胱氨酸,S-腺苷甲硫氨酸,DNA 化,MTHFR基因多态性,叶酸和维生素B12均会参与1-碳代谢。已有多项研究表明精神病症患者中这些成分的含量会发生异常,这也表明,1-碳代谢可能在精神分裂症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SchizophreniaBulletinvol.40no.5pp.–,。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