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疗法或开启糖尿病治疗新篇章

一生佳导语

  糖尿病,这个令世人挠头的慢性病。不仅因为其并发症令人防不胜防,还因为它自身复杂的发病机制也是困扰国内外科学家们的难题。

  近日,最新一期美国《临床研究杂志》为糖尿病治疗带来了一丝新的曙光。在治疗糖尿病和自身免疫疾病技术上的重大突破——通过运用基因治疗技术,在Ⅰ型糖尿病动物模型体内实现胰岛再生,同时阻止自身免疫系统对胰岛的攻击。

来自深海鱼油的启发

  Ⅰ型糖尿病,在我国一亿多糖尿病病人中虽然只有30万~50万,但无法令人忽视的是,绝大多数Ⅰ型糖尿病患者的发病期都在青少年时期。

  虽说学术界的统一看法是,不论Ⅰ型还是Ⅱ型糖尿病都与遗传和环境因素密不可分,或者说都是因为自身基因出现了问题才患糖尿病。但Ⅰ型糖尿病的发病更偏重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触发特异性自身免疫性反应,进而破坏了胰岛β细胞所致。

  据了解,胰岛β细胞是胰岛细胞的一种,属于内分泌细胞,可以分泌胰岛素,与胰岛α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共同起到调节血糖的作用。而一旦胰岛β细胞受损后,它就会极大地扰乱了胰岛素的正常合成与分泌。这种情况下,当血糖增加时,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液中的糖分无法及时进入细胞储存起来,而是滞留在血液中,就会导致血糖升高。

  所以,一旦患上Ⅰ型糖尿病就只能终身依赖每天胰岛素注射,并要经常监控血糖。

  上世纪70年代,丹麦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生活在格陵兰北部的因纽特人患心血管疾病比率非常低的原因,是由于因纽特人的膳食以鱼类、海豹和鲸脂为主,这些食品富含ω-3脂肪酸。现在市场上销售的大多数鱼油补充剂都富含两种ω-3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这两种物质都像阿司匹林那样对血液有稀释效果,从而降低发生血栓的可能性。此外,ω-3脂肪酸还可以减少炎症,在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中有一定的作用,同时降低代谢类疾病的发生。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挪威、美国分别进行了两个独立的10年期流行病学研究,这项研究针对刚脱离母乳喂养的婴幼儿,每天给他们补充1~1.5克液体鱼油,10年后,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孩子Ⅰ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显著降低。美国的研究更具有代表性,因为他们的研究对象圈定了有Ⅰ型糖尿病家族史的婴儿。

  此外,年,美国艾奥瓦州退伍军人医疗中心的研究人员证明,此前研究者发现的富含ω-3脂肪酸的饮食可有效改善Ⅰ型和Ⅱ型糖尿病大鼠的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结果存在,并且揭示了具体的分子机制。而且,研究者指出,尽管饮食中鱼油并不能降低血糖至正常水平,但其可以通过改善神经信号的传递和感知来改善神经健康。

  不过,若想缓解糖尿病并发症以及高血糖的症状,只通过服用鱼油并不理想。因为研究人员发现,如果想利用营养手段补充鱼油,逆转自身免疫和糖尿病发展进程,需要的剂量可能要大幅度超出目前临床许可的剂量,大约需要目前临床上推荐的近5~10倍的量。

  鉴于此,研究团队开始在基因中寻找突破口,并且通过基因治疗手段在体内表达一种特异的酶,使得身体内能够产生大量鱼油中的有效成分:EPA和DHA。

扭转糖尿病的基因开关

  而要想通过基因治疗手段获得这种特异的酶,就需要先从低等生物身上提取表达这种酶的基因片段,然后将其嫁接到基因治疗的病毒载体里;再通过注射的方式,将基因载体注入人体内,开启生物反应器,让酶在细胞内表达生物的活性。由于最终的酶催化产物是EPA和DHA,恰恰这两种脂肪酸可以全身扩散,进而产生治疗功效。

  经过注射治疗的病患,如果已经患有Ⅰ型糖尿病,患者则可以摆脱胰岛素的注射,而有遗传史但尚未出现症状的隐形患者,则可以降低糖尿病症状的出现几率。

  不过,这种注射方式控制糖尿病的时间到底有多长,还需要临床效果决定。因为相关的基因治疗载体可以将这个酶表达在肝脏或肌肉内,并且通过产生EPA/DHA脂肪酸产物发生功效,在体内自由扩散。所以具体计量需要临床观察中定。

仍需等待临床数据的证实

  如果这种将特异的酶嫁接到基因治疗载体,并且注射方式一旦成功,获益的将不仅仅是糖尿病患者。因为EPA/DHA在不少代谢类疾病中都能起到作用。

  比如,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医学中心的科学家发现深海鱼油中的ω-3脂肪酸,可用于治疗哮喘。这是因为它能减少IgE生成,而IgE是引起轻度哮喘患者出现过敏反应和哮喘症状的抗体。

  而且,针对不少疾病的源头——肥胖,鱼油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在体内能刺激交感神经活动,释放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在去甲肾上腺素的影响下,一部分储存脂肪的白色脂肪细胞会转化为米色细胞,有助于分解体内脂肪。甚至针对阿尔茨海默氏症,长期服用高剂量的深海鱼油也有一定的抵抗和缓解作用。

  不过,只是通过鱼油保健品对于一些疾病的正面作用,并没有得到全部研究的证实,甚至一些研究还得出了相悖的结论。所以,此次对于糖尿病的基因疗法具体作用到底怎样,还需要等待临床数据的证实。

赞赏

长按







































中国白癜风协会成员
贵州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gongshangzhuce.com/jyxc/136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