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改变人类的基因,
使得一个人与生俱来就拥有特殊能力,
化身超人类......
这种桥段我们经常在电影或动画作品中看到。
然而,本存在于影视作品中的想象,
如今居然在现实生活中成了真。
昨天,一则消息引爆网络。
来自中国深圳的科学家贺建奎宣称,
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
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
随后,这则消息震惊全网,
并引发了人们对伦理的讨论。
当即有位科学家发联合声明
谴责贺建奎发布的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项目。
根据人民网的报道,11月26日,来自中国深圳的科学家贺建奎在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前一天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也意味着中国在基因编辑技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
据贺建奎介绍,基因编辑手术比起常规试管婴儿多一个步骤,即在受精卵时期,把Cas9蛋白和特定的引导序列,用5微米、约头发二十分之一细的针注射到还处于单细胞的受精卵里。他的团队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这种技术能够精确定位并修改基因,也被称为“基因手术刀”。
科技日报质疑基因编辑婴儿:
是否有悖伦理,经过什么部门审批?
对于此事,科技日报在其官方微博上公开发问:
1.CCR5这个靶点是不是已经公认的会感染HIV?敲除这个靶点有没有其他潜在威胁?会导致其他疾病?2.如何能够证明这对双胞胎婴儿能够天然抵抗艾滋病?因为也不可能现在就让婴儿接触艾滋病传染,这是有悖伦理道德的。如果这对双胞胎一生都没有经历过可能感染艾滋病的环境或行为,又如何证明她们天然抵抗艾滋病?3.对试管婴儿进行基因编辑是否有悖伦理道德,经过什么部门审批?医院就能做这样的实验吗?4.此前我国有没有过基因编辑手段用于人体的实验?
随后,多方对这件事进行了回应:
国家卫健委:
正在调查核实,及时公开结果
26日晚,国家卫健委在网站上对“基因编辑婴儿”有关报道进行回应称,11月26日,有媒体就“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进行报道。我委高度重视,立即要求广东省卫生健康委认真调查核实,本着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和科学原则,依法依规处理,并及时向社会公开结果。
广东省卫健委:已展开调查
26日晚,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表示,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