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一站式诊疗青岛破冰罕见病有病无医

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nb.ifeng.com/a/20200114/8061710_0.shtml

原标题:多学科一站式诊疗,青岛破冰罕见病“有病无医”

2月28日是国际罕见病日,WHO对罕见病的定义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0.65‰-1‰的疾病。

近年来,国内共有60余种罕见病用药获批上市,其中40余种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基因检测技术帮助罕见病精准诊断、产前诊断;多学科诊断减少病人来回奔波……记者采访发现,青岛对罕见病重视程度正在日益提升,罕见病“有病无医”的困境正在慢慢“破冰”。

多学科一站式诊疗

不久前,一对周身疼痛多年的母医院(青岛)查出了疾病的元凶——家族性间歇性疼痛综合征3型,这种罕见病给予钠离子通道阻滞剂治疗后,大多能取得较好效果。但在此次确诊前,这对母子分别经历了近30年和5年的误诊。

罕见病延误诊断率较高,一项数据表明,60%的患者经历过误诊,平均确诊时间将近四年。为什么罕见病患者的“确诊”如此艰难?医院(青岛)神经内科副主任赵翠萍给记者举例解释:“比如大多数神经内科医生都会看脑血管病、癫痫、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病这些常见病,临床诊断基本可以给予正确治疗方法。但是如果就诊的是一名肝豆状核变性病人,医生从来没有见过这个病,那他基本没有任何概念,毕竟不同专业的医生熟悉的领域截然不同。随着专业细化,今后多学科诊疗团队的重要性将凸显。”

自年12月医院(青岛)开诊以来,已确诊、治疗疑难罕见病例多达60种例,其中不乏国内首次报道的数种病例。但赵翠萍发现此前接收的病人中,医院确诊或推荐转诊来的患者并不多,多是患者或家属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地找医生。这意味着有更多被误诊或者没有机会接受治疗的患者。

年6月,青岛市疑难罕见病诊治中心正式成立,中心在市卫生健康委领导下,由医院(青岛)牵头,医院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心内科等多个专业和学科共同成立,下设神经系统疑难罕见病协作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疑难罕见病协作组等7个协作组。该中心由泰山学者、神经内科专家焉传祝教授担任主任,参照中国罕见病联盟倡导的临床多学科诊疗模式,为疑难罕见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系统的诊治。中心采用MDT协作诊治,建立疑难罕见病住院绿色快捷通道,方便患者转诊。

“我们围绕目录中的种罕见病的具体情况进行梳理,多年的资料收集相对丰富,包括生物样本、临床信息、基因库。”赵翠萍认为,多学科诊断要求医务工作者在工作中进行模式转变,从让患者在多学科之间奔波到建立现代化诊疗模式、提供一站式服务。“在临床,过去传统的模式是一个患者挂号看不同的学科,辗转多年也不一定能得到明确诊断;现在是多学科医生围绕疾病、围绕患者,这等于是诊疗方向的改变。”记者了解到,青岛市疑难罕见病诊治中心正式成立后,专线接线次数达次,推荐专家门诊看诊次数次,推荐专病门诊次数46次,组织MDT门诊8次,开通住院绿色通道6次。

“天价药”纳入医保

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gongshangzhuce.com/jyxc/1135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