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课本重要概念
1、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的遗传因子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自由组合定律:控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3、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的不同表现型。
①显性性状:孟德尔把显现出来的性状。
②隐形性状:孟德尔把F1中出来的性状。
③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④等位基因:控制的基因,如D和d。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1、同一性状成对
2、不同性状互不干扰成对不同性状
3、同一种性状①F1中②未显现④相对性状
4、性状分离:在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①减数分裂是进行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次,而细胞分裂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
②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③联会: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
④四分体:联会后的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一个四分体。
5、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
(1)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是:
①________:同源染色体配对。
②四分体中的发生交叉互换。
③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级。
(2)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是:①染色体复制。②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分开,分别移向细胞两级。(课本P17)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4、杂种后代
①有性生殖减半一两减少一半
②配对一般
③同源染色体
④每对同源染色体
5、减数第一次分裂
(1)①联会②非姐妹染色单体
(2)①不再②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6、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
7、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关系。
8、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9、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________。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6、染色体
7、平行
8、一对独立性等位基因
9、非同源染色体上自由组合
10、伴性遗传:有的基因位于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11、因为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原核与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没有主要与次要之说)
12、DNA分子是以4种为单位连接而成的长链,这4种脱氧核苷酸分别含有A、T、C、G四种碱基。骨架安排在螺旋外部,碱基安排在螺旋内部的双链螺旋。腺嘌呤(A)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T)的量;鸟嘌呤(G)的量总是等于胞嘧啶(C)的量。DNA中,碱基之间这种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10、性染色体性别
11、绝大多数
12、脱氧核苷酸磷酸—脱氧核糖一一
13、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的过程,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DNA分子独特的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14、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之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的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15、基因:是有的DNA片段。
16、转录:RNA是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为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称为转录。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13、边解旋边复制双螺旋互补配对
14、碱基的排列顺序特定
15、遗传效应
16、一条链
17、翻译: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就以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这一过程叫做翻译。
①密码子:上3个决定1个氨基酸,每3个这样的碱基又称作1个密码子。
②反密码子:每个的这3个碱基可以与上的密码子。
18、基因通过控制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19、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17、氨基酸mRNA
①mRNA相邻的碱基②tRNAmRNA互补配对
18、酶的合成
19、结构
20、DNA分子中发生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基因的数目没有改变)
21、由于自然界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很多,基因突变还可以产生,因此,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是存在的。
22、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的。
23、在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24、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的过程中,控制________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5、染色体结构的改变,都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可能导致性状的变异。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20、碱基对基因结构
21、自发普遍
22、不定向
23、自然状态
24、有性生殖不同性状
25、基因的数目
26、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①单倍体:体细胞中含有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②二倍体:由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含有两个的个体。
27、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大类。
①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②多基因遗传病:指受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如:青少年型糖尿病)
③染色体遗传遗传病:由引起的遗传病。(课本P91~92)
④人类基因组测序的目的:测定人类的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人类基因组测序测定人条染色体的碱基序列。(课本P91~92)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26、个别染色体染色体组
①本物种配子②受精卵染色体组
27、遗传物质改变
①一对②两对及两对以上③染色体变异④基因组;遗传信息;24
28、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①杂交育种是改良作物品质,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方法。
29、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有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在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如“黑农五号”大豆,利用青霉菌经过多次X射线等处理培育成的青霉素。
30、基因工程,又叫做基因拼接技术或技术。通俗地说,就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实例:胰岛素、干扰素、乙肝疫苗等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28、优良性状①常规
29、突变率,较短
30、DNA重组定向地
31、生活在一定区域的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种群是生物繁殖与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32、一个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33、在一个种群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叫做基因频率。
34、基因突变产生新的基因,这就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①突变的有害和有利也不是绝对的,这往往取决于生物的。
②突变和重组都是随机的、,因此他们只是提供了生物进化的,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突变(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变异)与基因重组都能改变种群的频率。(课本P)(基因)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31、同种生物
32、种群
33、基因库
34、等位
35、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36、能够在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
37、地理隔离: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的现象。(必修二P)
38、隔离:不同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条件。(必修二P~)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35、定向
36、自然状态可育
37、同一种生物;基因交流
38、不同种群
39、一旦形成,原来属于同一物种的生物,就成了不同的物种。新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但一定要经历生殖隔离。
40、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生物进化(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不一定导致的形成,而新物种的形成则说明生物进化(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了。
41、共同进化:不同之间、生物与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39、生殖隔离
40、种群新物种
41、物种无机环境
相关阅读:
1.必修1重要概念填空(含答案)
2.假期知识点复习汇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