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重磅刷新p53突变驱动癌症的认知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年科学家发现了p53蛋白,自此p53蛋白一直活跃于生物医学领域,尤其在肿瘤研究领域几乎无人不知。

人类p53蛋白由抑癌基因TP53编码,很多研究发现,TP53的失活突变与癌症的侵袭性和难治性息息相关[1,2]。

大量研究表明,p53失活是基因组混乱的诱因,并且TP53突变通常早于其他基因组重排事件[3]。然而,TP53突变与癌症进展的时间顺序和生物学转变关系尚不清楚。探索出TP53突变、基因组不稳定性与癌症进展的关系,就可有据可循地尽早指导并实施癌症治疗的干预措施。

近日,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研究中心(MSKCC)ScottW.Lowe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上发表有关TP53突变与癌症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4]。

研究人员发现,当细胞缺失p53后,在引起基因混乱的同时,会诱导一种可预测、有序且确定的癌症基因组进化。这一突破性发现无疑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论文首页截图

胰腺导管癌(PDAC)是一种基因突变频发的致命性疾病,TP53突变就是它的一个显著特征。TP53的缺失是PDAC进展的关键拐点,例如TP53杂合性缺失(LOH)与癌症的进展、侵入、异质性均有密切联系[5,6]。

然而,由于肿瘤发展前后患者的组织可用性有限,并且很难在肿瘤发生初期对人体肿瘤样本进行取样分析[7,8],这使得TP53突变谱系与癌症发展的动态关系一直难以被揭晓。为了搞清楚上述问题,Lowe团队开展了这项研究。

Lowe团队选用了KrasG12D等位基因激活和Trp53(小鼠p53蛋白的编码基因)单个等位基因失活驱动的PDAC小鼠模型(KPC小鼠),建立了双荧光PDAC的谱系追踪模型,对小鼠体内细胞进行了示踪,以便直接地观察从p53失活开始,到细胞逐步向恶性肿瘤发展的动态过程。

该模型通过一组荧光标记来观测并记录特定的遗传事件。红色荧光代表促进癌症发展的KRAS基因突变的存在;绿色荧光代表绿色荧光标记的shRNA,可反映p53的缺失情况。

在KRAS基因突变,p53未缺失的情况下,细胞呈现双荧光阳性,把此时的细胞记为双阳细胞(DP细胞);而在p53LOH时,细胞就会呈现单荧光阳性,记为单阳细胞(SP细胞)。

这个模型可以让研究人员在小鼠体内直观地识别p53功能缺失,但未发展成癌细胞的特定细胞群。

追踪模型原理图

研究人员通过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手段,在PDAC进展中对小鼠的胰腺进行分析,结果显示SP细胞具有恶性特征,而DP细胞则只是表现出癌前组织的特征。

然而,癌前病变中的SP细胞却表现出较低的增值率,集落形成和对恶性肿瘤启动的能力均不佳,这说明单纯的p53缺失并不足以促进癌症的发生。

在小鼠PDAC模型中,散发型p53失活后早期癌细胞的谱系追踪情况

为了确定在PDAC进展过程中,p53失活对基因组进化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比较了SP和DP细胞群中拷贝数的变化情况。

结果表明,DP细胞基因组总是以二倍体形式存在,并且几乎没有拷贝数的改变。然而,SP细胞基因组则频繁出现基因组高度重排,并以多倍体形式出现。此外,分离出的SP细胞出现了第4、7、9、11和13号染色体的反复损失,以及第3、5、6、8和15号染色体上的增益。

p53失活后,以PDAC驱动因子为靶点的循环和拷贝数的改变塑造了恶性基因组的进化

接下来,研究人员通过bulk和单细胞测序发现,DP细胞多为整倍体,偶尔包含染色体6的增益。然而,PDAC-SP病变部位总是具有频发的拷贝数变化和多倍体的出现。

这揭示了在细胞向恶性肿瘤转化过程中,基因组是不断进化的,p53LOH降低了细胞基因组稳定性,促进了拷贝数的变化。

不同的和有序阶段的基因组进化伴随着肿瘤由良性向恶性转换

那么,PDAC发生发展过程中基因组的进化模式到底是怎样的呢?

Lowe团队通过对单细胞数进一步研究,发现癌前SP细胞在11号染色体上出现明显的断点模式,提示肿瘤在由良性向恶性转变过程中,出现独立竞争性的p53LOH谱系。

基于以上结果,我们不难发现Lowe团队逐步揭开了PDAC的基因组确定性的进化模式:首先,细胞出现p53LOH;随后,基因缺失不断积累,多倍体形成;最后,染色体增益扩增,获得更多拷贝数变化。

确定性原则支配着p53LOH后基因组的选择性重排

在人类PDAC模型中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最后,Lowe团队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法分析人类PDAC样本,通过分析靶向捕获测序和单细胞测序数,他们发现人类PDAC中同样表现出早期TP53突变造成的二倍体与多倍体增益和扩增的现象。这些结果说明,人类PDAC进化与在小鼠模型中观察到的进化模式相似。

全基因组测序,靶向捕获和单细胞测序证实了人类疾病的进化原理

总之,这项研究揭示了TP53突变与癌症发展之间关系,研究人员探索出了p53失活导致的可预测的基因组进化模式,颠覆了人们对p53突变与癌症关系的认知。

p53缺失并不一定会导致癌症的发生,只有在缺失p53的基础上,细胞再以有序的方式积累这种基因变化,随着基因组的不稳定和逐步失控,最终才会发展成为癌症,并且这种模式是可预测、有序且确定的。

奇点网

「圣」势出击「全」局把控,助力ROS1+患者4年长生存

这项研究给癌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例如,在TP53突变基因组加倍之前进行干预,可实现在肿瘤早期即进行抑制,解决恶性肿瘤后期的难治性问题,改善癌症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ICGC/TCGAPan-CancerAnalysisofWholeGenomesConsortium.Pan-canceranalysisofwholegenomes.Nature.;():82-93.doi:10./s---6

[2]KastenhuberER,LoweSW.Puttingp53inContext.Cell.;(6):-.doi:10./j.cell..08.

[3]GerstungM,JollyC,LeshchinerI,etal.Theevolutionaryhistoryof2,cancers.Nature.;():-.doi:10./s---7

[4]BaslanT,MorrisJP4th,ZhaoZ,etal.Orderedanddeterministiccancergenomeevolutionafterp53loss.Nature.;():-.doi:10./s---5

[5]RozenblumE,SchutteM,GogginsM,etal.Tumor-suppressivepathwaysinpancreaticcarcinoma.CancerRes.;57(9):-.

[6]NottaF,Chan-Seng-YueM,LemireM,etal.Arenewedmodelofpancreaticcancerevolutionbasedongenomicrearrangementpatterns[publishedcorrectionappearsinNature.Feb2;():].Nature.;():-.doi:10./nature

[7]LitchfieldK,StanislawS,SpainL,etal.RepresentativeSequencing:UnbiasedSamplingofSolidTumorTissue.CellRep.;31(5):.doi:10./j.celrep..

[8]BaslanT,HicksJ.Unravellingbiologyandshiftingparadigmsincancerwithsingle-cellsequencing.NatRevCancer.;17(9):-.doi:10./nrc..58

责任编辑丨BioTalker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gongshangzhuce.com/jywh/1016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