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
今日要闻
综合医讯
截至-1-:52
全国数据统计新型冠状病毒累计确诊例,境外输入确诊例,无症状感染者例,死亡人数例,治愈人数例。
境外疫情:累计确诊例,治愈人数例,死亡人数例。
以下是综合医讯。
1、中国以外疫情简报
截至北京时间1月10日6时30分,全球单日新增确诊病例例,新增死亡病例例。中国以外新增确诊病例超78万例,累计确诊病例逾万例,累计死亡病例逾万例。美疾控中心表示,国会暴乱可能导致又一波疫情;我国已累计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多万剂次,证明具有较好安全性。(人民日报海外网)
2、中疾控:农村地区很有可能是新冠防控的薄弱环节
8日,央视网进行电话采访,中疾控冯子健表示,这次疫情的发生,汲取了一个很宝贵的防控经验,就是在农村地区很有可能是我们新冠防控的薄弱环节。这就需要我们逐步加强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农村防控工作。这次疫情的发现再次提醒我们,要加强对农村地区防控能力的建设,特别是在基层的医疗机构,基层的诊所、社区和乡镇的医疗卫生机构,要提高疾病的诊断、发现和报告能力。(央视新闻客户端)
3、驰援河北,寒夜逆行!
7日,江苏省检验医疗队名医务人员携带设备、耗材、防护物资驰援河北,协助当地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同日,来自浙江的名核酸检测医疗队携带着25套检测设备和仪器、25万份检测试剂奔赴河北支援当地核酸检测工作。(河北新闻网)
4、加强医疗损害鉴定管理工作
8日,国家卫健委为指导医学会落实《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发布《关于加强医疗损害鉴定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一医学会应当依法开展医疗损害鉴定,并做好质量控制工作;二为更好地组织专家服务鉴定工作,保障鉴定工作高水平运行,医学会应当结合工作需要建立专家库,医疗机构应予支持;三医学会、医疗机构应当认真梳理分析鉴定反映的问题,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安全。(国家卫健委)
5、加强中药监管举措
8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全面强化中药质量安全监管。一加强中药质量源头管理。加强开展中药新药资源评估,严格限定使用濒危野生动、植物药材。二强调全过程质量控制。加大飞行检查等监管举措,保证中药生产批间质量稳定可控。三加强中药上市后监管。四强化中药不良反应监测。五加强中药说明书和标签管理。(国家药监局)
6、国家药监局飞检通报
近日,国家药监局组织对北京日蒙生物、广州高缇雅、广州康钰生物、淮安嘉恒化妆品、金华金磐开发区尚美化妆品、浙江黄岩金轮等6家企业进行飞检,发现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存在不规范等问题,不符合《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有关规定,责成属地省级药监局依法责令6家企业限期整改。(国家药监局)
7、国际对中医药的认同感加强,中药进出口贸易将会迎来发展良机
中医药已经传播到了世界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元素”之一。据世卫组织统计,目前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其中29个设立了传统医学的法律法规,18个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国际对中医药的认同感加强以及中国出台《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年)》等政策鼓励中药文化“走出去”,中药进出口贸易将会迎来发展良机。(艾媒咨询)
8、“低头族”“手机脖”
手机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改变了我们的脖子。在我们低头时,前屈极限(下巴碰到胸骨的状态)只能是45°。如果前屈幅度达到30°时,就会严重影响到颈椎。即低头玩手机,相当于头顶50斤的重物。时间久了,我们的肩颈就撑不住了,会引起头晕、头痛、失眠多梦等症状,严重的还可能引发中风、脑梗等。怎样救?脖子下面那块斜方肌很关键。(健康中国)
9、用基因编辑逆转小鼠早衰症
早衰症是一种极其罕见的疾病,是LAMA基因上一个碱基变化,产生了过多的有毒衰老蛋白导致的,发病率只有1/万。患病的儿童会在幼年产生不符合他们年纪的疾病,如中老年人易患的心血管疾病、头发脱落、骨骼疾病。因此,基因编辑领域专家们基于CRISPR系统设计的单碱基编辑工具,获取了早衰症患者的细胞,发现利用单碱基编辑系统可以修复90%以上的致病突变。专家们将这种特殊工具注射到早衰症小鼠后,修复了许多器官,小鼠的寿命因此延长至多1.5年。(《自然》)
10、寻因生物完成逾亿元A轮融资,推动单细胞转录组建库试剂盒商业化
近日,寻因生物完成逾亿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博远资本和辰德资本。寻因生物是一家基因数据分析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单细胞分选检测技术的开发及临床转化应用。公司聚焦于单细胞测序技术在真实世界临床研究中的应用。其自主开发的高通量单细胞转录组测序试剂盒,性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同时具有灵活、简便、经济、准确等特性,可加速推动单细胞测序技术的临床转化应用。(动脉网)
奥咨达整理(ceCRO)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