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钟扫盲盘点不得不说的科幻经典

或许很多人会问,赛博朋克,不是一个游戏吗(《赛博朋克》)?但其实,“赛博朋克(Cyberpunk)”更是一种设定或者主题,最早诞生在科幻小说领域,后来出现相关电影(如《黑客帝国》系列),直到最近一款期待已久的游戏问世才彻底火出圈,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盘点科幻经典,让我们先从“赛博朋克”入手吧!

本期约字,分别介绍了《雪崩》《基地三部曲》《发条女孩》《华氏度》《入海之门》《安德的游戏》《沙丘》七部作品

《雪崩》

[美]尼尔·斯蒂芬森

Cyberpunk是一种数字、控制论、神经机械学(cyber)和反叛、朋克(punk)的结合。赛博朋克的背景大都建立于“低端生活与高等科技的结合”,通常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再以一定程度崩坏的社会结构做对比,情节通常围绕黑客、人工智能及大型企业之间的矛盾而展开,早期的背景多是外太空,后来更常见的是在不远的将来的一个反乌托邦地球。“赛博朋克”一词最早诞生于尼尔·斯蒂芬森的小说《神经漫游者》,但融入了当下的互联网来更真切地演绎和解释赛博朋克的小说还要数斯蒂芬森年创作的《雪崩》。

《雪崩》是第一本以网络人格和虚拟现实的初步暗示为特色的赛博朋克小说。在不久的21世纪的美国,社会彻底公司化,政府已经垮台,政府经商,沦为二流企业,为大财团大公司跑龙套。主人公HiroProtagonist(日本名)是一名黑客、日本武士兼披萨饼快递员。当致命的雪崩病毒,开始战胜黑客,并且威胁到虚拟现实本身时,Hiro最终上演了一出制服雪崩病毒的故事。《雪崩》确实是一本光彩夺人的小说:混合了赛伯空间的狂欢作乐、宗教、异乎寻常的幽默、以及刺激的冒险情节,以及黑手党、潜在的致命、递送皮萨饼的30分钟期限、半智能的核动力的看门狗,琳琅满目。网络世界的崛起为科幻作家的思想提供了一个驰骋万里的绝妙空间。伴随着网络世界的崛起,《雪崩》为科幻开创了赛博朋克的时代。

《基地三部曲》

[美]艾萨克·阿西莫夫

《基地三部曲》的作者阿西莫夫并非单纯的科幻作家,阿氏涉猎广泛博览群书,笔下的科学幻想自然也有学理基础。《基地》系列的重要概念“心理史学”,便是“气体运动论”(物理学)、“群众心理学”(心理学)、“历史决定论”与“群体动力论”(历史学)的综合体,而刺激基地不断成长茁壮的“谢顿危机”,则取材自历史哲学家汤恩比的“挑战与回应”理论。

谢顿和心理史学的联系在于,谢顿,基地之父,首先是一位心理史学家。透过心理史学的灵视,谢顿预见了人类悲惨的未来:国势如日中天的银河帝国正一步步走向灭亡,整个银河将要经历三万年蛮荒、悲惨的无政府状态,另一个大一统的“第二帝国”才会出现。

倘若上述发展丝毫无法改变,既然一切皆已注定,也就没什么戏剧性可言。故事之所以引人入胜,在于谢顿进一步发现,虽然阻止帝国崩溃为时已晚,但若想要缩短这段漫长的过渡期,在当时则尚有可为。于是谢顿开始了力挽狂澜、扭转乾坤的努力,试图将三万年的动荡岁月缩减为一千年。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穷后半生的精力,设立了两个科学家的据点:第一基地(简称“基地”,由物理科学家组成)与第二基地(隐身在银河舞台幕后,由心理史学家组成)。

两个基地的位置经过特别计算,分别设在“银河中两个遥相对峙的端点”(光是这句语带玄机的话,便衍生出《第二基地》这本书)。此后一千年间,许多预设的历史事件将一环扣一环发生,以促使一个更强大、更稳固、更良善的第二帝国早日实现。基地系列的主线,便是第一基地如何克服一个接一个的周期性危机,激发出无穷无尽的潜力;第二基地又如何暗中相助,以逐步实现为期千年的谢顿计划。

不过“奇正相生”正是大师的拿手好戏,在既定的情节中,他总有办法再写出变奏,令读者忍不住感叹人算不如天算。三部曲的变奏之一,是无端出现一个具有强大精神力量的异种人“骡”,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席卷整个银河;变奏二,则是在“骡乱”成为历史之后,两个基地间竟发生了阋墙之战!

三部曲结束于第二变奏告一段落之处,留下了一个开放式结局。三十年后,在全世界科幻迷千呼万唤之下,阿西莫夫重拾基地系列,所写的续集便是第三变奏。

这一变更是令人拍案叫绝,甚至连谢顿计划都为之颠覆!却也唯有经由这最后变奏,“基地”与“机器人”(艾氏另一重要科幻系列,包括四个长篇与三十几个短篇)才得以遥相呼应,两大系列方能融铸成浑然一体,化为一部俯仰两万载、纵横十万光年的银河未来史。

《基地》系列的推荐阅读顺序(非写作顺序):《基地前奏》《迈向基地》《基地》《基地与帝国》《第二基地》《基地边缘》《基地与地球》

《发条女孩》

[美]保罗·巴奇加卢皮

《发条女孩》的故事设定在近未来的世界,石化资源近于枯竭,以石油为基础的现代文明分崩离析,人类社会进入了严酷的后石化时代。在这个时代,生物资源是最宝贵的财富,为庞大的粮食公司、种子公司所垄断。凭借它们掌握的基因修改技术,这些跨国集团获得了超越政府和国家的权力。在此之后,不受任何约束的权力和无止境的贪婪又让这些所谓卡路里巨头肆意滥用手中的技术。结果就是,基因修改生物几乎破坏了全世界的生态系统。

本书所描写的故事发生在泰国。由于偏僻的地理环境,这个不起眼的小国得以保持其得天独厚的生物资源优势,侥幸逃过了灭国的劫难。王室和政府仍能维持统治,而且貌似强硬,以此抗衡对此地生物资源垂涎欲滴的跨国公司。政府与公司、公司与公司、国民与外来难民,几方勉强形成了脆弱的平衡。

谁都没有想到,打破平衡的竟然是一个沦为玩物的基因修改人。这个“发条女孩”加上一个野心勃勃的大班、一个忍辱负重的难民、一个来历可疑的执法官员,在这个国家掀起了惊涛骇浪。

《华氏度》

[美]雷·布拉德伯里

《华氏》是一部典型的反乌托邦小说。华氏度,就是令纸张燃烧的温度,而小说中描写的人类社会,就是一个以消灭书籍作为发展停滞代表性作为的社会。《华氏》故事主人公盖伊·蒙泰戈是一名消防队员,不过他的工作是焚烧违禁书籍。他已经当了十年的消防队员,并且从来没有质疑过自己所从事工作的乐趣:在午夜奔跑,看着书一页一页地烧成灰烬……这一切都是快乐的,他从未曾质疑。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17岁的女孩,通过这个女孩,他认识到了其他的一些事情……还有一些其他的人,他们都有惊人的记忆力,看完就把书烧掉,然后把内容记在心里。他们“跟普通人没什么两样,像是跑完了一段长路,经过漫长的寻觅,见过美好的事物被焚毁,如今已垂垂老矣,聚在一起等待曲终人散,灯干油尽。他们并不肯定自己脑中所记载的一切,能使未来每一个日出发出更纯净的光辉,他们对此并无把握。但他们确知,那些书储存在他们平静的眼眸之后,完好无缺地等待着将来某一天,那些手指干净或肮脏的读者再来翻动。”

《入海之门》

[美]琼·丝隆采乌斯基

一个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军事实力超强的石头星球,征服了宇宙中几乎所有的星球,唯独征服不了一个微不足道的月亮般大小的海洋之星。海洋之星是一个全部由赤身裸体、手脚带蹼、单性生育的女人同性世界,她们拥有高度发达的生命技术和精湛的纺丝技术,保持着最为古老的传统,住在漂浮于海面的丛浮基上。一天,星际飞船送来了一位男非客,他来自石头之星,他天天在海洋上与她们厮守相伴,并结下深情厚谊,与泽洋女迸发爱情之花。石头之星崇尚暴力和专制统治,出兵征伐海洋之星,海洋之星坚守不抵抗的和平原则,最后让石头之星的讨伐大军彻底失败,海洋之星也遭受到几乎毁灭性的损失。

《入海之门》不仅仅是一部富有想象力、情节生动的科幻小说,在故事的叙述中我们还看到了一个文化的哲学框架:一个充满和平与平等共享的文化。丝隆采乌斯基塑造了鲜活的泽洋之星众生形象,从开始直到看完之后很久,读者都会一直沉浸在泽洋之星文化的温暖之中。

《安德的游戏》

[美]奥森·斯科特·卡德

《安德的游戏》的故事背景设定为外星虫子侵略地球。这自然是一个相当俗套的设定,但这部小说能斩获星云奖和雨果奖,也自然有它能把俗套的故事讲出另一番风趣的超凡脱俗的地方。面对外虫入侵,地球侥幸击退虫子的两次侵略,经过百多年的短暂和平,终于到了地球反击的最后一战。故事的主体就发生在这个时候,不过,故事重心并不是讲述人类与虫子的战斗,而是地球联军为了战胜虫子,把天才小孩送进太空军事学院接受特殊培训,寻找足以领导人类作战的总司令。

如果只是粗略地看故事大纲,很容易误认为这是一个非常老土的热血故事,主角安德从小被送进去军事学院,然后过五关斩六将,兼一路遇上同伴和贵人的帮助,从什么也不懂的新兵,一路升到分队长再到军团长,在模拟战中常战常胜,在以为自已还是在模拟训练之际,胡里胡涂当上司令领导人类大军打败外星虫子。当然,如果读者只停留在这个层面去阅读,绝对可以享受一个愉快阅读旅程。

作者在主角成长和模拟战斗的设计上很花心思,不论安德从孤身一人到亲手建立一队可靠的军团,还是用新战略新思维以弱胜强,那是典型流行小说的公式元素,读起来惊险刺激毫不沉闷。可是科幻小说大奖可不是浪得虚名,在这些公式剧情底下,渗出一丝丝浓烈科幻命题的味道,读者要掀开表面那层声色犬马,才能细味品尝这小说深藏的思想。作品中的思想更不是只得一层,一个科幻命题衍生出另一个命题,层层递进指向最终命题,每一层都在激荡着读者的思考和想法。

人类军队孤注一掷远征外星虫子母星,若不能一举歼灭所有虫子的星球,地球没有能力抵挡虫子的还击。司令在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下意识到普通的成年人已经不能冷静思考作出正确的战略选择,而只有经过特殊培养的青少年才能完成使命。于是,整个安德的育成计画,便是针对心理压力而开发。在上半部军事学院中,导师刻意让安德承受各种考验,便是要测试他的心理质素。人类与外星虫子的战争没有公平可言,亦没有任何游戏规则,更不要指望会有救星出现,只能够依靠自已手上的牌。故事中安德的遭遇,从应对学校凌霸欺负,到一场接一场的模拟战,作者慢慢刻画安德如何一步步脱变,成长为只在理论上会出现的完美司令。

安德抵达地球军指挥部后,瞒着他说要进行更多模拟战斗训练,实际上是让他直接指挥远征军作战。利用压力去激发他潜能,但未致于大到会令他崩溃,如何令压力在临界点徘徊,便是整个完美司令育成计划的关键。作者高明的地方,在于不单只有安德被骗,连读者也会被骗,到了最后一场实为决战的毕业测试,读者才能看穿作者以假战乱真战的“阴谋”。

小说中只论安德故事的部份,本身已足以成为优透的科幻小说,但让它升上神台成为经典,却是书中篇幅不多,讲述安德的兄姊如何密谋统治世界,以及战争结束后安德知道外星虫子真相的部份。那篇幅看似是旁枝末节,实际上却是完美司令的申延命题,地球集中所有兵力战胜外星虫子后,故事并不就此大团圆结局,政治秩序和权力生态必然大洗牌,那领导人类胜利的战争英雄,用兵如神的完美司令该如何处置呢。

最后一章《亡者的声音》中,人类杀光了外星虫子,取代它们成为宇宙的主宰,但是否事情就此完结。战争的真相十分振撼,书中一直都面目蒙糊的外星虫子,一下子敌我角色反转过来,让读者反思战争的意义。到底是人类保卫家园之战,还对异星生物的种族灭绝屠杀。

——引用自百家号宁哥哥文欣

《沙丘》

[美]弗兰克·赫伯特

《沙丘》的背景是遥远的未来,那时候人类已经越出了地球,建立了恒星帝国。三种势力控制了整个社会,一是垄断整个恒星间运输的宇宙协会,一是恒星帝国政府,一是掌握行星领土的土皇帝(大公),这三种势力联合统治着整个恒星帝国。

在众多的土皇帝中,有一个亚崔迪公爵。亚崔迪家族一直在帝国占很大的势力,居很高地位。也许由于他的势力太大,国王感到会威胁到自己的统治,于是找了个借口,将阿特列特的封地加以移封,贬到一个荒芜的星球阿拉基斯星去。

亚崔迪公爵被贬到阿拉基斯星,远离了统治中心,按理是可以使国王安心的,因为阿拉基斯绝大部分是荒凉的沙漠。不过阿拉基斯星却出产美兰基(Melange),那是一种类似香料的东西,是医治老人病的一种特效药物,拥有这种物质,就等于拥有最大的财富。

这引起了亚崔迪的仇敌哈肯尼男爵(BaronHarkonnen)眼红,他千方百计要从亚崔迪手中将这个星球夺取过来。他说服国王借给他所向无敌的沙杜卡军团,对阿拉基斯星发动猛烈的进攻。虽然亚崔迪和他的军队竭尽全力抵抗,但根本没有胜利的希望,亚崔迪最后自杀身亡。阿拉基斯星被军团攻占后,就变成了哈肯尼男爵的领土了。在这场变革中,被弗里曼人所尊敬的半弗里曼人行星生态学家Liet-Kynes也被哈肯尼谋杀。

亚崔迪的儿子保罗和他的母亲谢西卡在混战中,逃了出来。保罗还只是个十来岁的少年,但他心中充满了复仇的意志。他们逃进沙漠中去,遇见了沙漠中生存的自由民弗里曼人。随着故事的发展,保罗最终成为了弗雷曼人崇拜的领袖,他开始带领弗雷曼人摆脱被压榨的命运。等到时机成熟,保罗率领由弗雷曼人组成的敢死队员,与皇帝的萨多卡军团在厄拉科斯星上展开了最后一战……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gongshangzhuce.com/jyjg/802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