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基因测序业务,汪建搭建起“商业王国”华大系。近期,华大系开启瘦身计划,从控股公司到子公司,裁员与资产剥离双管齐下,被裁员工手上工分和华大币更无法提现。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李秀芝
编辑|王芳洁
头图来源|中企图库
又一家明星企业在裁员。
近日,继红杉中国、甲骨文中国相继被曝出裁员消息后,《中国企业家》独家获悉,华大基因(.SZ)的控股股东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大控股”)亦在进行大瘦身,包括裁员、资产剥离等。
华大基因号称国内“基因测序第一股”,其创始人汪建更有“基因狂人”之名。自年创业,华大控股因在国内率先涉足基因测序行业而声名鹊起,公司的商业版图也不断外延,除年上市的华大基因之外,还有华大健康、华大农业、华大海洋等多个子公司,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华大系。
林湘是一位刚离职的华大控股中层。她告诉《中国企业家》,自今年春节以来,华大控股就开始了较大规模的裁员。
“华大很多部门有裁员的情况,根据重新设定的编制人数,多出的人会被裁掉。有的部门此前招的人比重新订的编制多出一两倍,所以裁员特别多。”林湘称,她所在的部门,被裁员1/3。同时,由于大健康业务在整个华大系的地位急速削弱,颜质团队全部成员都从华大系剥离出去了。
针对裁员与资产剥离,《中国企业家》联系华大控股执行副总裁朱岩梅,并按其指引,数次向华大控股公传部求证。但对方仅表示“我们先了解下”,后再无下文。
华大式裁员
林湘在年下半年入职华大控股,在试用期之内就离开了。
按照她的说法,年春节前,华大控股给员工做绩效评审,领导给她打的评级是B+(A是最好的评级),还说了挺认可她工作的话。但到了她转正前夕,领导又说她能力不行,意欲将其辞退。她还发现,自己的绩效评级被改成了C。
她去和领导交涉,得到的答复是:“华大现在太难了,企业要生存,不得已而为之”。该领导向林湘道歉,并希望她能理解。林湘表示,“能理解,但公司不能为了节约赔偿金,以员工能力不行来说事”,并要求按照正常程序办离职。最终,领导同意林湘“因个人原因”主动离职,也给了她一个月的缓冲期。
林湘不是个例。其当时所在部门的一位女同事,在华大控股工作了8年,刚生完二胎来上班就被辞退了。尽管她得到了N+1的赔偿金。
林湘称,他们很多人是带着情怀入职华大控股的,觉得生命科学行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很高大上,甚至愿意为此降薪。但一进去才发现,华大控股很多的问题。除了被改绩效,还包括华大控股面向中高层的工分。
“你入职之前,HR会跟你谈薪资。他问你要多少钱,你说年薪万(元),他给你砍到80万。而这80万里,大概有50万以现金的形式,算成月薪发到你的账上。另外30万是给你工分。他跟你说,工分可以兑换成现金,而且还会涨,类似股票。兑换现金的话,每年可以兑换25%。但自始至终,工分没有任何文字形式的承诺。”
“这更像一个空头支票”。林湘曾听说前年有同事兑换过,但最多只兑换了5%。“若跟HR去理论,他会说经济不好,现在也没有钱给你兑换之类的。”
在林湘看来,工分引起不满的原因主要是两点:一是变相降薪,二是影响员工的发展。“有人想离开,又碍于有工分,只能继续在这里耗着。很多华大中高层都面临这个问题,有的人在华大工作了多年,工分有好几百万的。”
华大控股一位职级为L9的中高层也透露,工分既不公开,也没有任何落地的标准或制度。华大每年会给各个体系分配工分,各个体系分给各个部门,部门负责人再往下分配。“每个体系分多少,每个人分多少,都是不透明的。至于分配的原则,没有。纯粹就是一层层领导自己说了算。”
林湘还谈到,有些老员工被裁员时,按照劳动法规定,要得到N+1的赔偿金,但HR不会主动说赔偿的事。“有的人不知道怎么保护自己,或者不跟他谈,那就没有了。”
此次华大控股裁员风波中,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