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里的孤烟,盘旋千年之后,化作了蒙古毡房中的一碗烈酒;长河中的落日,一任光阴推移,错落成余韵悠长的一段马头琴声……
“元(年—年)。”
走进南宋御街札雅的大堂,门口地面上镶嵌着一个汉字两个年代,似在提醒匆忙的食客,这里不只有一场美食的饕餮盛宴,还有一个王朝的文脉传承。
“最简洁的菜单,最干净的食材,最美味的羊肉,最个性的陈设……用这一切力所能及的‘最’,打造植根于一代王朝的美味佳肴,让蒙古文明在饮食文化中赓续新生。”坐在旁边的札雅老板付弢,一边推敲着大堂陈设的细节,一边缓慢而笃定地说。
遥想当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横扫欧亚大陆,奠定了元朝的百年基业,也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最大版图。战马如风、战旗猎猎……随着时光远去,这幅画面定格成再也不会消逝的图腾。
这些历史的印痕,也在札雅的店中。帝王的盔甲,铁片上流动着明亮的光,让人追怀那个刀光剑影的年代,一声令出,千军赴命;楼梯转角的壁画,一幅朝元图,千秋写风流;就连每一种餐具,都有着鲜明的历史留痕,蒙古人锻造的刀具,盛奶茶的银壶,小到一杯一箸,都打磨出醉人的弧线,于细节之中再现元朝的神韵。
“秋天深了,神的家中鹰在集合
神的故乡鹰在言语
秋天深了,王在写诗……”
这首诗,让人想到一望无际的蒙古草原上,男人纵马驰骋,雄鹰展翅翱翔,毡房中人语喧哗,其乐融融,羊肉和奶茶的芳香,随着炊烟飘荡……
何其醉人的场景,何其温暖的回忆。在蒙古草原长大的付弢,虽然经过了大学教育、金融市场的洗礼,乃至生活中的诸多崇高与琐碎,世故只是停留在表层,内心涌动的,依然是风云不羁的理想。
看到他做事时神情的专注,对菜单精益求精的打磨,对食材干净新鲜的坚持,不顾客人抱怨一个环节不缺烹制美味的执着……我有时想,对札雅而言,做的不是一碟食物,而是对饮食文化的传承,对一个王朝的致敬。
用任何词语赞誉这样的坚持和专注,都是多余的。同样,用这种坚持和专注做出来的菜品,一定有着不可方物的鲜美。
因缘际会,从金融到餐饮,店主付弢的转身,恰到好处,却又心有所归:把美食和文化结合起来,把现代与传统融合起来。让更多的人在大快朵颐之时,深入了解一个王朝、一个民族、一段历史。同时耳边萦绕的,又是现代爵士与蒙古呼麦的惊艳旋律。这样一顿饭必然让人难忘,因此,札雅来的常客最多,“很多人,来一次之后,就常来了。”
这里的陈设,一如札雅这个名字,雅到不染烟火气。可是,这里食物的美味,却烟火味儿极浓,香到人的骨头里。这里的羊肉取材自苏尼特羊,一种生长于锡林郭勒西部荒漠地带,苏尼特右旗和苏尼特左旗境内天然草场的羊。体格大,肉层厚实紧凑,鲜嫩多汁,肥而不腻,无膻味,有着“肉中人参”的美称。
札雅,传播正宗蒙餐的信仰,使其每一份羊肉和餐食配料,都坚持原产地空运至杭。
不只是羊肉好,还有独特的蔬菜,撒了胡麻花的疙瘩汤,就连厨师亲手烹制的花卷,都让人“食而不倦”。
札雅,9月24日试营业当天,我就一尝为快,后来还频频光顾。但迟迟未肯落笔,却是因爱而慎重,因爱而求完美。并且,出于不出杭州就能享美味的小心机,由衷地希望,札雅,如店主付弢所想,开成一家百年老店,因为,他的内心不只有一处草原,更有一种庄严的使命。
似乎已经看到,古色古香的札雅,透过时间的百年风云,依然飘出古朴而醉人的香……
ZAYAGAN札雅·元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