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基因,分子和遗传的秘密,得先让我们把日历翻回到一百多年前的茜茜公主生活的那个时代。当时有一个叫孟德尔的修道士,确立了生物体遗传的原理。在他之前的人们,对于孩子为什么像父母这种遗传现象并没有明确的科学解释,大致会被认为是融合或者混合,母亲的卵子和父亲的精子,这些之中混合的液体,是孩子继承父母双方体貌特征的缘由。
如果更简单直白的理解它,那么遗传就是“黑+白=灰”,一个白皮肤的父亲,黑皮肤的母亲,最后得到一个不黑不白的斑马孩子?哈,当然那是不可能的,应该是得到一个肤色相对不深不浅的“灰”孩子。这个理论看起来很合理,被大家普遍接受,但是这个大家里面就不包括孟德尔。他对此不以为然,作为一个科学家,不以为然所导致的行为,就绝不是如今天的某些键盘侠,在论坛上和人掐架,拍个板砖,或者买水军攻击人家,孟德尔的回复是,不断地做实验,通过锲而不舍的研究,得出自己认为是正确的理论。
这个学说耗费了他十年的时间,每天和豌豆眉来眼去,耳鬓厮磨。他的理论相比而言,就像个时代的穿越者一样的超前,粒子说非常明确的表明,决定父母方性质的是某种单位化的粒子状物质。当时的孟德尔并不能完整的解释这里的粒子到底是什么,可是今天的我们却是清楚的知道,这就是遗传因子。
那么孟德尔究竟在豌豆君身上研究出了什么呢,
第一点,从植物到人类,所有复杂的生命个体,都是通过同样的遗传机制将基因从父代传递到子代。
第二点,每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他的形态性状都可以细分为大量独立性状的组合。比如花朵的颜色和果实的形状。又比如人类的肤色或者身高体型。
第三点,每一个性状都可以追溯到父母传给子女的有些肉眼不可见的信息包的作用结果,比如某些遗传的疾病,这些信息清晰地展现了子女会从父母那里得到什么。
这些信息包也就是我们今天大家都知道的基因。每一个人类的基因都担负着组建一种人体特征的功能。随着我们对于基因的进一步了解,这些原本是人体领域里不可见不可知的细胞内部工作机制,将会一步步走向幕前,基因才是一本真正的人体使用手册,他准确的记录了你从父系那里,母系那里,分别得到了什么。
什么是拼爹,最初的拼爹是在你还是受精卵的时候就已然开始了,从这个角度来说,人其实是生而不平等的。遗传的力量远一点的可以追溯到拿破仑的家族胃癌,父亲,爷爷,三个姐妹,四个兄弟都是死于胃癌,近一点的我们可以看到梅艳芳的家族,她的姐妹兄弟先后罹患癌症,还有我们女排的名将陈招娣,直肠癌肝转移去世,她的父母,2个姐妹,弟弟都罹患癌症去世。
那么癌症遗传吗?相信你问一百个医生,一百个都会告诉你癌症会遗传,可是后面应该还有一句话才是完整的回答。癌症遗传,但是不是%遗传,大部分癌症不遗传,容易遗传的乳腺癌、卵巢癌和大肠癌也是有降低风险的办法的
也就是说,容易罹患癌症的体质,是会遗传的。就正如我在第一篇里讲的,那个始作俑者的坏分子细胞是存在的,这种危险就会比没有家族遗传病史的人来得大得多!重点就是我们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这些是激活肿瘤坏分子的致命开关。
我们也常常会听到很多人讲说,哎呀,谁谁天天烟不离手,酒不离口,可是活了八十多还精神啊,也有人会说,就是啊,谁家奶奶天天大肥肉吃着,从没没有高血压心脏病高血脂什么的烦恼?这是为什么?凭什么?原因简直太明显突出了,基因啊!
基因是一切的源头,家族里都是长寿的老人,自己不作死就肯定不会死,多半能长寿,你只要不去戳要命的癌症激活按钮,妥妥的人生赢家!
家里如果多是因病英年早逝的亲人,那么自己就一定不要心存侥幸,看人家大碗吃肉大瓶喝酒有样学样,底子不同好么,这样的情况下,必须加倍爱惜自己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