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虫类的非营养性代谢性骨病

翻译自:DouglasR.Mader,ReptileMedicineandSurgery,SecondEdition

译者说

本文翻译自ReptileMedicineandSurgery,SecondEdition中的METABOLICBONEDISEASES(代谢性骨病)的这一章,是节选。就是本人偷懒,把营养性代谢性骨病的部分全忽略掉,然后只翻译非营养性代谢性骨病的部分。作者说了(正文会说),大部分的MBD都是营养性的,而本人为什么要翻译非营养性的篇章呢?一方面是偷懒——版面少;另一方面是想扰乱大家思维——让大家看MBD的时候会胡思乱想,会不会是RMBD呢,会不会是HO呢,会不会是OP呢,会不会是……哈哈哈!最后还是翻译水平的问题,欢迎拍砖,发现问题不提出?来的?人,都是坏人!

代谢性骨病在爬行动物中很常见。实际上在笔者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医院求助的主人,都是因为这类病。代谢性骨病(MBD)这个术语并不是确切的指某一种实质的疾病,而是一个术语用来描述一类关于骨头本身或功能上出现病理变化的。有多种类型的代谢性骨病会发生在动物和人类身上。为了保持医学语言的严谨性,“代谢性骨病”这个术语不应该直接被用于形容爬行动物的疾病诊疗,除非带上“营养性”或者“肾源性”这样的词头(比如,这只绿鬣蜥得了营养源性代谢性骨病)。由此,营养源性代谢性骨病的简称是NMBD,而肾源性的则是RMBD。

营养性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nutritionsecondaryhyperparathyroidism)(NSHP)是在家养爬行动物中最常诊断出来的MBD。因此,本章将会用大幅篇章讨论NMBD,而RMBD和其他种类有记录的在爬行动物中发生代谢性骨病都会有介绍。(?译者按:以上段落是概述部分,本人没有翻译NMBD的部分,直接翻译了后面的部分?)

肾源性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RenalSecondaryHyperparathyroidism)

高磷酸盐血症是肾源性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renalsecondaryhyperparathyroidism,RSHP)的标志,是由慢性肾病导致的。高磷酸盐血症与骨化三醇下降、软组织钙化、肾性骨营养不良以及低血钙有关。

磷由胃肠道吸收,肾排泄。磷的排泄是由肾小管滤出,肾小管重吸收。肾衰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磷的滞留以及高磷酸盐血症。

在哺乳动物体内,骨化三醇是维生素D中活性最强代谢产物,其由25-羟胆固化醇在肾内羟基化而来。甲状旁腺激素促进这个羟基化反应。血磷的升高会降低肾小球内羟化酶的活性。而因为血中升高的骨化三醇正常来说会对甲状旁腺素的分泌有负反馈的作用,这时由高磷酸盐血症导致的血液骨化三醇下降,会促进RMBD以及骨营养不良形成(图1)。

图一.A,X光和B,剖检显示的病变表明,这只绿鬣蜥患有严重的、晚期的肾源性代谢性骨病。箭头所指肾的头端,可见双肾增厚肿大。

根据质量定律,磷的重吸收会降低细胞外的钙。此外,骨化三醇生成减少会进一步限制肠道吸收钙质。这一改变导致血钙在一个低于正常的水平。

鉴别RSHP,要考虑到NSHP、肥大性骨病(hyperphicosteopathy,HO)和骨髓炎(细菌或真菌感染)。

肥大性骨病(Hyperphicosteopathy,HO)

尽管不常见,HO在蜥蜴身上有报道过。在哺乳动物,HO,以前称为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hyperphicpulmonaryosteoarthropathy或hyperphicosteoarthropathy),的特征是跛行、肢体疼痛以及不愿意走动。在这些病例中,超过90%会有肺部病变。

通过X光可以看到的症状包括,从末梢长骨开始有骨膜膨大增生以及向近端发展(从趾骨向肱骨或股骨发展,图2和图3)。发病机理未知,但有些理论包括慢性的缺氧、中毒以及包括迷走神经在内的神经通路紊乱。

图二,黑白泰加的肥大性骨病。注意病变的奇特分布,不累及关节,一般和NMBD或者RMBD引起的纤维性骨营养不良不一样。

图三,同一条黑白泰加的喉部的病变(脓肿)。

在哺乳动物,能诊断出HO时,往往已经是晚期了。如果发现胸部有可见的团块,切除对临床症状可能会有暂时性的改善,随后几个月病情又会恢复。

鉴别诊断HO,必须包括NSHP、RSHP、痛风、瘤样钙质沉着症(tumoralcalcinosis)(原文为这个病注释为:假性痛风,pseudogout)以及骨髓炎(细菌性和真菌性)。

骨骼石化症(Osteopetrosis)

骨骼石化症(Osteopetrosis,OP)是在人类中非常罕见的一种遗传病。它两种形式的,一种是隐性的,另一种是显性的,都会导致骨头过度生长。骨头在X光下密度变高,最终骨髓腔消失(图4)。原因并不清楚,但相信其无法重吸收回正常的形状。由于骨髓腔被破坏,患病动物会贫血。颅骨的神经管减少,会导致失明和听力受损。骨变得易碎,容易骨折。

图四,草原巨蜥的骨骼石化症,注意硬化的皮质和骨髓腔。骨质会变得易碎。可见左侧股骨有病理性骨折,注意骨膜的在骨折处的明暗变化。

本文作者的爬行动物骨骼石化症病例(只通过X光诊断,未发表过),(与人类)有相似的临床表现。

鸟类感染了禽白血病病毒也会被看到有相似的症状。病毒未从相同情况的爬行动物身上分离出过,但早期文献会有这样的提议。

鉴别诊断OP一定要和以下疾病相比较:NSHP、RSHP、HO、骨髓炎(细菌性和真菌性)、饲料中维生素D和钙过量以及营养不均衡。

Paget’s病(Paget’sDisease)

Paget’s病,有许多相似的病例在爬行动物文献中报道。这种病,在人类中,也叫作畸形性骨炎(osteitisdeformans),是由骨的重吸收和重建重复循环引起的。最终骨质变得密度增加和易碎。疼痛和病理性骨折很常见。

在人类,很多病例没有临床症状。可以通过X光、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诊断。确切病因未明,但NI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认为本病可能与慢性病毒感染有关。遗传因素也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一般认为灵长类甚至是人类的Paget’s病的病理学病因是破骨性吸收。使用人工合成鲑降钙素(SyntheticSalmonCalcitonin,SyntheticSCT)抑制该病恶化已经在广泛的应用于治疗人类的Paget’s病症候群。

“Paget’s病”这一叫法在形容爬行动物身上的这一类病变已经使用了很多年。现在的观点和近期的研究都认为这可能不太恰当因为这只是基于在人类中出现“马赛克现象”(mosaicappearance)的骨骼病变。在爬虫动物身上,骨骼中长出马赛克斑纹可能是正常的特征。此外,很多患有这种病的蛇明显的炎症,并可以分离出细菌,如沙门氏菌、克雷伯氏菌、摩根氏菌以及普罗威登斯菌,因此叫做细菌性骨髓炎可能更合适。

鉴别诊断Paget’s病需要考虑以下病症:痛风、纤维性骨营养不良、创伤、肿瘤(通常是单个的)以及瘤样钙质沉着症。当爬行动物遇到这样的症状时,应该给予更合适的评价,而不是简单称之为Paget’s病。

结论

就像提到的,“代谢性骨病”不只是一个单独的病,而是一系列分类复杂的侵害骨本身以及功能的病理过程。表面上地,很多表现看着都挺相似(图5)。然而它们是不同的,每种都自己的病因和处理方法。一种代谢性骨病的处理方法不一定不适用于其他代谢性骨病(比如给RSHP的补钙和补充磷)。

图五,X光下四种常见爬行类MBD的对比。

临床医师应该收集全面的病史、采取全面的体格检查以及收集一些合适的实验室测试。全面理解不同骨病理变化的原因,有助于临床医师恰当地诊断和处理病情,或者至少可以给主人提供预后和建议。

作者简介

王靖德

国家执业兽医师

华南农业大学本科动物医学

深圳野生动物园兽医师

王靖德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赞赏

人赞赏









































中科刘云涛影响力
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捐助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gongshangzhuce.com/jyjg/381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