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癌症中,肺癌发病率、死亡率长期占据我国乃至世界第一。近年来,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靶向治疗成为最常用的肺癌治疗方案之一。然而,同为肺癌,因其突变的驱动基因不同,治疗方案也不尽相同。特别是一些罕见基因突变患者,由于诊断较难、治疗药物有限,其就医难度更高、耗时更长,生存期也可能会受到影响。
7月24日,重庆医院肿瘤中心杨镇洲教授带领团队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Angiogenesis》(影响因子IF=9.)发表研究论文“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成功治疗ALK/EGFR双突变伴PD-L1强阳性的肺腺癌”。该研究首次报道了关于ALK/EGFR双突变伴PD-L1强阳性肺腺癌的治疗探索:通过基因分子诊断,制定规范化、个体化、精准化的诊疗方案,最终让患者的肿瘤获得了显著缓解。其治疗模式得到国际公认,更对该类罕见基因突变肺癌的治疗产生了全新的影响。
24岁女性患晚期肺癌伴全身多发转移
如何实现个体化精准治疗?
据了解,论文“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成功治疗ALK/EGFR双突变伴PD-L1强阳性的肺腺癌”(SuccessfulmanagementoflungadenocarcinomawithALK/EGFRco-alterationsandPD-L1over-expressionbybevacizum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