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犯罪,似乎是可以遗传的。
美国俄勒冈州的韦弗家族,爷爷杀死了一对情侣,父亲更成了连环杀手,杀死了女儿的两个闺密。到了第三代,儿子又因枪杀好友入狱。一家三代,哪怕儿子不是亲生,都有着难以控制的暴力倾向。
●美国俄勒冈著名的韦弗(Weaver)家族(从右到左:爷爷,父亲,儿子)
韦弗家族并不是孤例,不少暴力犯罪者都生长于充满暴力的家庭,当他们长大后,又会重蹈老一代的覆辙,将暴力加诸他人身上。暴力犯罪是社会的顽疾,往往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执法机构始终为阻止暴力犯罪而头疼。然而,惩戒罪恶往往只能在案发之后,对既成损失无能为力。
在警匪剧中,某些演员一出场,观众就能依靠长相猜出他的凶手属性。如果在真实世界中,也可以根据遗传特征,找出潜在的罪犯,在他们动手之前就提前拿下,罪恶带来的痛苦不就根绝了吗?
犯罪分子都是相似的?我们知道,不少犯罪分子有些共同的行为特征,比如易怒、易冲动,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他们都有相似的基因?基于这个猜想,芬兰科学家对余名监狱囚犯的基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5%~10%的暴力犯罪,都跟MAOA和CDH-13两种基因相关。这两种基因相当于两个控制情绪的小闸门,一旦失守,万般情绪就会像潮水般涌动,人将会变得暴躁易怒,从而做出不理智的举动。
我们先看看MAOA的来头。年,美国的研究人员比对了个青少年的基因。结果显示,那些出现MAOA突变的孩子,参加黑社会团体的概率比正常人高出两倍,操起武器干架的概率也会更大。
MAOA让人更加暴力主要是通过影响人的大脑。这个基因相当于一个卫生管理员,负责清扫大脑中废弃的多巴胺和血清素。一旦MAOA发生变异,脑中失灵的信号分子就没法分解,只能越积越多,人因而也会情绪郁结,格外烦躁,久而久之,就好似热天里的干草垛,一点就着。如果这时,人一旦有释放冲动本能的机会,就会异常兴奋,做出许多暴力举动。
那么,CDH-13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呢?在正常的时候,它是个挺好的基因,不仅能抑制肿瘤的生长,还能在人脑细胞之间搭桥,构建沟通机制。然而,它一旦出错,就要出大事了:大脑传递信息变得混乱,人体也会像交通灯失灵的十字路口一样,变得不受控制。一些研究表明,小朋友之所以有多动症,成年人之所以会行使暴力,CDH-13都难辞其咎。
既然出现这两种基因异常的人容易犯罪,给大家都做个基因检测,发现有变异的就统统缉拿归案,不就一了百了了吗?
天才与罪犯只有一线之隔
现在科学的佐证,也确定了这种「犯罪基因」的存在。
甚至很多天才与犯罪者仅仅就是一线之隔。
泰德·卡克辛斯基(TedKaczynski),年5月日出生于美国芝加哥市。
●Ted日常生活照
他的前半生是开挂一样的存在:
1岁他在智力测试中拿到了的高分,
16岁被哈佛大学数学系录取,
0岁博士毕业,
5岁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聘为教授...
收获了无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