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BCCDA
6~10:CDDBA
11~15:CDBDA
16.(1)多;15NH4Cl
(2)3;1;2;半保留复制
(3)①B,半保留;②不能;③没有变化,轻;④15N
17.(1)染色体;相同;特异性(特异性这一空与前一空没有因果关系,同一个体各细胞DNA序列相同是因为人的所有组织细胞都由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而来)
(2)C;(3)越远,越近
18.4
部分习题解析3.该DNA有T的数目为(a-2m)/2,复制3次相当于需要23-1=7个新的DNA分子。
4.A:双螺旋结构使DNA分子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B:DNA的一条单链上相邻碱基之间以脱氧核糖- -脱氧核糖- 连接;
C:DNA聚合酶催化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与DNA单链上的脱氧核苷酸之间形成 二酯键。
5.A:图示过程的完成需要限制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等的共同作用,但不需要解旋酶。
6.A:子代DNA嘧啶比例均为50%;
B:发生氧化损伤的可能是一条链上的G或两条链上的G,所以含有8-oxodG的子代DNA分子有1个或2个;
C:由于鸟嘌呤氧化损伤为8-oxodG后,能与A互补配对,所以复制后形成的DNA分子中有一半或全部的G-C碱基对数减少,并导致热稳定性下降。
8.A:由题可知,T=a个,故C=m/2-a,DNA第二次复制,总的DNA有4个,其中不含有放射性的DNA有2个,含有放射性的有2个,比例为1:1;
B:基因的分离定律适用于真核生物;
C:复制n次,需要C=(2n-1)(m/2-a)。
10.个碱基对含有个P32。复制两次后得到个碱基对,共个P,其中个P32,个P31。个P31每个相对原子质量减少1,则4个子代DNA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4=。
11.A:DNA解旋酶作用于③氢键;
B:DNA分子的特异性表现在(A+T)/(G+C)的比例和脱氧核苷酸(或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上;
D: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两代得到4个DNA分子,根据DNA的半保留复制特点,其中有一个DNA分子的一条链含有14N,另一条链含有15N,其他3个DNA分子只含15N,因此子代DNA分子均含15N。
18.1对同源染色体上的2个DNA分子经一次有丝分裂和一次减数分裂后复制2次,形成了8个DNA分子,所有DNA都含31P;其中4个DNA分子含原来的链,带有32P。最终,8个DNA分子分别进入8个精子,因此含31P的精子有8个,含32P的精子有4个。
柠檬酸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