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8千多字,阅读约需15分钟。
我有一个习惯就是在每天入睡前,躺在床上放松身心,不刻意约束自己的思想,让意识处于一种信马由缰的状态,于是各种思绪和念头就会在大脑中横行无忌,往往会偶然得到一些有趣的灵感。
前天晚上也不知道受到什么事情的影响,脑中突然冒出一个让无数哲学家毕生苦苦追寻无果的问题,生命是什么?然后一种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奇怪感觉充斥全身,似乎一瞬间有无数的信息涌入了脑海,让我清晰地感受到了生命的本质,那是一种豁然开朗的舒畅,随后很快就进入了深沉的睡眠。
昨天醒来后试图将前夜的领悟用文字整理出来,却发现异常的困难,因为所有的语言和文字都是建立在人类已知感官的基础上的,好比无法给盲人说明什么是色彩,无法体会蝙蝠看到的世界的模样。那种接受醍醐灌顶之后,又在茶壶里煮饺子的感觉实在让我憋闷无比。
这些突然而来的信息似乎是同时出现的,并不像大家平时看一篇文章或一个视频时,通过一个概念而引出下一个概念,有了前因才有后果。而是有些像走进了美术馆,一下子看到几十张图画,虽然并没有排列前后顺序,可是就看了一眼便明白了整个故事的感觉。而且这个过程中并没有互动,我既没有机会提出任何问题,而且似乎也没有必要提出任何问题,就是在一刹好似就全明白了一样。
于是我尝试尽可能地使用人们都能理解的文字,将我的顿悟记录下来,每段话之间有时好像并没有什么逻辑关系,但这就是我当时的真实感受,只是希望能够给大家一点启发。
首先我觉得这次顿悟(我并不信佛,借用这个佛教术语也是实在想不出什么其他更贴切的词语)是来自于和更高维度意识体的一次短暂交流。至于是否真的如此,我既无法证明也无法证伪,一定要用现有科学的体系架构来论述,就会遇到刚才所说的情况,这已经超出了人们的认知范围,通常提出这种离奇观点的人,要么被当作是天才要么是疯子,我觉得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为什么能够有幸得此殊荣,实在是茫茫然而不知所以然。
因此容我提心吊胆地提出这个彻底毁三观的概念(本来想写结论,后来觉得这根本没法去论证,后来又想写假设,可是提出假设的目的就是要让别人去证明,这在现有科技体系内似乎也不可能,思之再三,决定还是用概念这个词吧,基于自我认知,可对可错,不那么刺人):宇宙是具有意识的,人类并不是万灵之长,可能只是宇宙意识演化的工具,而生命则是其演化的过程中的一个浪花。当我领悟到这一点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老子的那句名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不知道他是否也和我有相似的顿悟,否则如何能想出一句这么贴切的话语来表达。可能是我断章取义吧,本来想好好研读一下《道德经》,可是发现自己那点浅薄的文言文功底,还是就此作罢。
为了方便之后的描述,我要引入一个比较生僻的词“模因”,对很多人来说这个词非常陌生,但好在并不是我的自创,而是英国著名科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在他的《自私的基因》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英文叫meme,(我开始以为发音是“米米”,后来一查才知道是“米母”,不知道为什么e会发u的音)。它的意思是“在诸如语言、观念、信仰、行为方式等的传递过程中,与基因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相类似的那个东西。”
我并没有看过《自私的基因》,第一次接触这个词是在美国的科普畅销书作家詹姆斯·格雷克写的《信息简史》这本书中,当时就印象非常深刻,给我一种信息本身就有生命的感觉。
知乎上有两篇文章,对模因的概念解释得非常好,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