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首部全景式展现齐鲁运河故事的电视剧,近期掀起收视热潮的40集年代传奇大戏《运河风流》今晚正式迎来收官。
忆运河往昔,映悠悠历史长河。《运河风流》从民国初期,黄、宋两家争祭河神庙事件讲起,跨越近三十年风云际会的历史变迁。通过黄子荣(巩峥饰)、宋鲁生(宋佳伦饰)、杨春早(李乃文饰)为代表的“济宁三杰”跌宕起伏的个人与家族命运的叙事主线,小中见大式地描述了运河沿岸华夏儿女真实的生活状态与炽热的爱国情怀。
4月29日开播以来,凭借“好剧本+好演员+好制作”的“三好”配置,在被IP攻陷的市场中脱颖而出,为原创剧本扳回漂亮的一局。
小人物的命运史,市井生存的哲学观
《运河风流》是一扇窗口,窥见人生百态。
以大运河文化为载体,通过知事黄子荣辞官归乡开篇,牵引出中国那段苦难血泪史里的芸芸众生,以及他们在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社会动荡中沧桑复杂的浮沉经历。经商诚信至上的宋鲁生,“侠义”与“痴情”融为一体的一片云,表面背信弃义实则忍辱负重为家国的老疙瘩……有文,有武,有商,有官,《运河风流》用形形色色小人物的命运,折射出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
这部剧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就是“妙不可言”,既可以看作是一部承载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家风家训大全,同时它也是一部展现民族大义的社会风情长卷,可以说,人物塑造在里面的作用至关重要。
剧中时有描写男主人公黄子荣多面体性格的“神来之笔”:一次是辞官回家被土匪劫持,身上只带了一点碎银子,这是为官清廉;一次是监狱里放弃保命机会,拒绝让儿子当叛徒,这是深明大义;还有一次是统领大局,与杨春早共守济宁城,这是一心为公。为官清廉、深明大义、一心为公,观众一步步感受到黄子荣的人物品格,他的形象也随之变得丰满生动起来。
总编剧高满堂曾说:“年代剧最难把握的就是离奇和传奇的关系。”《运河风流》做到了传奇而不离奇,讴歌了“济宁三杰”为代表的、充满正能量的平凡人物,大力弘扬了我们上下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让观众倾听到了恢弘而响亮的历史回声。所以,从收视成绩看,连续8天拿下酷云黄金时段卫视电视剧排名第一。
历史就像这个戏台上的布景,流畅叙述中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和饱满鲜明的人物群像,成为这部剧能立在观众心目中的“四梁八柱”。它的味道经得起细细品味,也可以长久回味。
《运河风流》不缺少思考人生、人性的深度,主创团队以千年老运河为依托,将大时代寓于小人物,以小故事凸显大情怀,在一群英雄豪杰、文人墨客和运河儿女跌宕起伏的命运故事之中,融炼出大仁大义、大情大爱、大诚大信的情怀与境界,在以小见大中追求精神高度与艺术价值。
中国家文化的美学品格:
正气传承、信义为本、洁身正骨
千百年来,家风家训是中华民族延绵传承的重要群体特色。如果说血缘关系是一条基因纽带,那么家风家训则是一条无形的文化纽带。家风家训承载着伦理规范,塑造着人格精神,维系着社会秩序。我们一代代通过言传身教,把一个个稚嫩的生命抚养成有气节、有担当的中国人。
家风家训是《运河风流》的魂魄和脊柱。剧中主要人物“济宁三杰”,分别是以“正气传承”为家训的黄子荣,正气凛然、清正廉洁;秉承“信义为本”原则的宋鲁生,诚信为先、货真价实;恪守“洁身正骨”祖训的杨春早,刚直不阿、一身傲骨。
知事黄子荣是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的表率者,既有黄天楷省城履新,他告诫儿子要清白为官,也有济宁城朝不保夕时,他建议请家谱督战;商人宋鲁生是隐忍和智慧的化身,不仅能预见到未来铁路运输的势不可挡,大胆献策解散家中船队,还能与杨春早一起,解了裘旅长有心杀敌的后顾之忧;堂堂济宁第一大文豪杨春早,能被一本县志给拿捏了,宁可用驴来交换,也敢面对嚣张的日寇,誓与运河石碑共存亡。他们是家风家训和运河文化的传承人、践行者和集大成者,大运河文化基因流淌在这片热土上每一个人的血液里。
作为一部提振国人精神的年代剧,《运河风流》的高妙之处在于,对家风的诠释不局限于内部维度的“家庭”,而是在与外部维度“国家”的语境互动中,实现“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理念的无痕缝合。剧中后半段,民族危亡之际,“济宁三杰”与各自家族的后代们一起投身到抗日的滚滚大潮之中,便可窥见一二。
国家、历史本来就是由一个个分散的个体、片段构成,而每一个个体既依托家庭也勾连着社会。《运河风流》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汇流一体,运河沿岸官、商、文、兵和匪等各路人物个体家庭故事,最终升华为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体认同。
镜鉴自身的时代频谱,善恶对错泾渭分明
开播以来,品质剧《运河风流》之所以能够打破时间的隔膜和受众的壁垒,是作品中传递出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格局和气度,是常看常新的时代频谱感染着大部分追剧观众。
《运河风流》教处世的尺度,待人的态度:看破而不说破,凡事留有余地。儿媳马彩英“假怀孕”这件事,黄老太太是心知肚明的,但她没有拆穿,只是不痛不痒地敲打了两人一下,让夫妻二人不要把她当“老糊涂”。
留余地不代表没有底线,《运河风流》阐明做人的原则,善恶对错泾渭分明。黄子荣和宋鲁生面对自己的“逆子”,清理门户毫不手软。水匪一片云听说心上人募兵守城,刚回来就带上从前的兄弟们前来救急。平时八百个心眼的裘大炮,抗日杀敌面前即使背负“叛军”骂名也在所不惜。
业内常讲,年代剧创作,一流作品情怀加故事,二流作品只见传奇故事,三流作品把重点放在男女八卦上。按图索骥,在力量与希望的化身——大运河的浸润下,情节是群像戏式的市井生活,真实鲜活;情绪是对独立自由之向往,对英雄豪杰之崇敬;情怀是以古今为镜鉴自身,观照当下的现实指引和情感投射。可以说,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年代正剧《运河风流》,在摸索当中找到了年代传奇和现实生活的弥合点,用地道的中国大运河文化诠释了独属于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历久弥新。